望舌,可以預測中風
保健
作者:邱園園
舌診,是中醫的一種常規診斷方法,它反映了中醫診病的傳統經驗和特色,在望、聞、問、切四診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舌為五髒六腑之總使,又為心之苗竅。不少醫家認為中醫所謂的“心開竅於舌”,不僅是指心經有熱、心血淤阻等病變能在舌上反映出來,而且還由於舌是發音的器官,語言思維支配著舌的運動。因此,當人覺醒時,舌始終處於緊張狀態,具有相應的形態結構和能量供應,當全身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發生紊亂時,便可在顯著於外但反應靈敏的舌象上表現出來,使之成為一個判斷內部生理病理變化的參考依據之一。關於舌診辨中風,《中藏經》中就有“心脈搏堅而長,主舌強不能語”。心脾俱中風,則“舌強不能言”和“肝風入心,舌縮”等記載,這是對《黃帝內經》理論的發揮。我們在治療腦血管病多年的實踐中觀察到,凡腦血管病急性期過後,舌體靈活,言語很快恢複者,肢體功能恢複則較好,舌強語蹇者,恢複則較差。經腦血管造影證實,栓塞的部位及栓塞血管管徑的大小與病人預後直接關聯。
近十餘年以來,我們在臨床中,常為上述舌強語蹇之病人金津、玉液穴點刺、放血。經過潛心觀察,發現大部分病人,舌下脈絡之顏色與形態和正常者有顯著不同。證明舌診亦應包括舌下脈絡診察,這對中風病的診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我們在臨床實踐中觀察到,正常人舌下脈絡主幹呈單支、雙支或三支3種形態,分支脈又有若幹小分支,像樹枝樣分布。主幹脈以暗紅色為佳;分枝脈多為粉紅色的網狀小脈絡,正常者多不顯露於外。
當有舌強語蹇時,舌下脈絡的顏色、形態、長短就會發生改變。常見者為青紫、淡紫粗長或緊束細短,甚或怒張彎曲有多數小結節幾種類型。舌下脈絡診察使舌診更趨完善,因為有的人舌質雖正常,但舌下脈絡卻見明顯異常。尚須強調的是,舌下脈絡的變化,並非一成不變,其形色與個體差異,病期階段,季節轉換等變化有關,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
例如:中風半身不遂初期,由於血脈淤阻,正氣尚盛,氣血充斥,故舌下脈診多表現青紫粗長;久之正氣耗損,氣血漸衰,加上服用抗血栓藥物的作用,逐漸變成淡紫、淡紅而短細。這種變化,對觀察疾病,測知預後,都有一定意義。因為全身經絡,能直接用肉眼看到的,並且最淺表、最顯露、真實反映五髒六腑情況的,莫過於舌下脈絡。因此,舌下脈絡之異常,與腑髒之寒熱,氣血之虛實有密切聯係。一般來說,虛者淡紅而細短,淤者青紫而粗長,寒者淡紫而緊束,熱者紅紫而怒張。
舌診之所以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是因為舌的脈絡直接與髒腑、經絡、氣血發生聯係,所以能真實地反映有關內髒、經絡的病理變化。在四診中,從直觀角度來講,舌診是比較客觀和具體的一種。
由於舌是由很多橫紋肌組成的一個肌性器官,外表覆有特殊的黏膜,其中舌背黏膜是組成舌苔的重要部分。舌的血管和神經分布極其豐富,其黏膜上皮薄而透明,乳頭反應靈敏,故機體的一般情況,消化係統和體液的變化,均可在舌上迅速地反映出來。對急性腦血管意外重證者,舌苔觀察尤為重要,如舌紅絳苔垢膩,舌體越來越短縮,多屬逐漸轉重,預後較差。如逐漸轉向舌紅光剝,預後多屬不良,提示腦出血情況趨向嚴重。
古典醫籍中關於中風及其合並症的記載也很豐富,其中不乏通過舌診判斷病勢進展及轉歸的記載,如《金匱·中風曆節篇》雲:“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髒,舌即難言,口吐涎。”所謂舌即難言,即舌體轉動不靈,不能言語之意,係中風重證之表現,其較輕者則多表現為舌體歪斜,言語不清。舌體斜度越大,病情越重,語言功能恢複越難。一種以沉重的吞咽及語言障礙為主症的疾病,醫學上叫做假性延髓麻痹,多表現為舌強語蹇,黏液分泌物從口鼻嗆出;如出現舌幹、舌肌萎縮、舌肌纖維震顫則屬於真性延髓麻痹,預後較差。
在觀察有舌形變化的腦血管病人時,應特別留心舌體是否腫脹、瘦癟、痿軟、強硬、偏斜、顫動、伸縮等,如舌強硬,係指舌體既不胖大,也不短縮,而呈強硬,失其靈活的一種證候,為中風臨床典型症狀之一。由於舌體失柔,所以常見語言蹇澀,含糊不清,或不相連續。雜病舌見強硬,多屬內風,若出現肢體癱瘓之前,常為中風先兆,臨床上根據這一指征,可以早期對中風進行防治。在舌體強硬的情況下,兼見歪斜,則可根據舌尖所指的方向,確定半身不遂在哪一側,即根據運動皮層對側控製的道理,舌尖伸出口外所指的方向,即半身不遂所發生的部位,舌診往往在肢體癱瘓之前,即有明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