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海外擴張安保戰略成型(2)(1 / 1)

重修防衛白皮書,走軍事大國路線

日本防衛省發布的《2014年版防衛白皮書》,直接鼓噪軍事大國路線,主推武器出口新戰略,製造地區安全上的不穩定因素。更為關鍵的是,今年7月安倍內閣通過了以“行使集體自衛權”為核心的係列安保法製建設決議。這一係列的政治和製度安排,從思想、方針、戰略、中長期計劃以及法製建設上,為日本向軍事大國邁進做了製度升級,堪稱安倍軍事大國路線的“製度升級版”。

“2014年版防衛白皮書”對“軍事大國製度”進行了體係化描述,對新製度下的防衛設施、裝備配置、部隊建製,以及防衛作戰指導方針進行了係統化安排。新版防衛白皮書依據安倍的安保思想對日本的安全環境進行了傾向性描述,強調中國軍力擴張、向海擴張、向太平洋擴張,對“中國以實力改變現狀”進行特寫式刻畫,渲染“中國威脅論”,為其構建“綜合機動防衛力”,向西南諸島重點布防,劍指東海、台海和南海,強化對中國形成“戰略抑製力”找依據。

另一方麵,這個防衛白皮書在勾勒俄羅斯軍事動向,朝鮮導彈威脅,東海、南海地區局勢緊張,強調安全狀況險惡的同時,強調美國壓縮海外軍事財政,亞太再平衡戰略麵臨中國等“非對稱性的軍事阻止”,渲染地區局勢和安全狀況的危險性,強調“行使集體自衛權”,強化日美同盟,擴展與友好國家、關係緊密國家的“安全合作”,突出強化日本的地區安全作用和地位。根據“行使集體自衛權”等相關政府決議,明年日本將全麵展開以“自衛隊法”為核心的“安保法製”修訂,製定完整的“安保法製體係”,支撐安倍的軍事大國戰略。

安倍第一次執政時期,實現了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的法製和製度安排,積極推進事實上的“自衛隊國軍化”的法律製度建設。如今,麵對新的安保防衛製度升級,安倍內閣開始全速推進“大國軍事法律製度體係建設”,為其“軍事大國路線”奠定法律製度基礎,進而對戰後秩序實現“製度性突破”。

“製度化”,是安倍兩次執政的“常套手段”。在他看來,製度化,即恒常化,是執政可持續化的保障,也是他不斷宣揚的“法支配”的具體表現。為此,安倍不僅在組閣等執政體係建設上搞製度化,而且兩次執政時期都以官邸為舞台,設立了一係列的以首相為核心的名目繁多的“委員會”、“懇談會”,以至於“文山會海,名出多門”,反而把自己也搞亂了。但在推進大國軍事路線上,安倍自詡為“戰後派領袖”。按“戰後派”自己的說法,所謂“戰後派”就是所謂的“國家利益派”,標榜一切以國家利益為優先原則,強調不受曆史束縛,不受“戰爭、侵略救贖”羈絆,積極主張“回到戰後原點,改變戰後體製”。為此每逢“周年紀念日”總要搞點什麼“劃時代性突破”,並且努力使“突破恒常化”,即“法律製度化”。

二戰後,在和平憲法體製下,日本的外交手段僅限於“經濟援助”,軍事無法作為“外交手段”運用。這對“戰後派”而言,是束縛日本政治的緊箍咒,隻能通過法律製度的重建,對其剝繭抽絲,直至全盤否定。安倍的“大國軍事路線”及其思想、戰略、計劃和製度安排就是這種思潮的真實反映。顯然,今年的防衛白皮書堪稱安倍大國軍事路線的合訂本,是日本安保政策的教科書,更是對日本國民進行大國軍事路線教育的宣傳手冊。它將把日本引向何方,確實值得整個地區乃至世界高度警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