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福相

到三塔菲(新墨西哥州)旅遊的人,一定會參觀拉瑞投教堂,去參觀教堂的人一定會去看一看世界有名的魔梯,看了魔梯一定要知道魔梯的故事。

140年前,三塔菲隻是一個小鎮,居民大都是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那時天主教在美國勢力已很強大,駐三塔菲的主教請了五個修女,從美國東部出發,千裏迢迢到三塔菲工作。她們5月出發,第二年9月才到,途中主持修女已不幸病逝。四位多病的修女在臨時改建的修道院辛苦地工作,贏得了主教的嘉許。1873年,主教從法國和意大利請了建築師和工人,開始為她們建造一座哥特式的小教堂:25英尺寬,75英尺長,85英尺高。這是美國密西西比河西岸惟一的哥特式教堂。快要完工的時候,人們發現唱詩班的閣樓高高在上,沒有與教堂通行的樓梯,要下來隻能用普通梯子或把教堂拆了重建。唱詩班的人不願意爬梯子,修女們也不願意拆了教堂,她們隻有日夜祈禱。直到有一天,有位白發老木匠,牽了他的驢子,帶著一個大工具箱來見修女,並且自告奮勇建樓梯,六個月後,樓梯建成。完工後,這位老人悄然離去,不留一點兒痕跡,修女們去給當地木材商付錢時,才發現這位老人從未買過木材。所以到今天,樓梯的建築仍是個謎,仍是個奇跡。

樓梯是雙螺旋形,360度一轉,由閣樓到教堂地板共轉了兩圈,所有載重,全依賴雙螺旋形的扶手。一百多年了,成百上千的唱詩班歌者上上下下,到今天樓梯依然如新。所有來參觀的建築師都認為這樣的造型樓梯早就不勝負荷了,不可能承受這麼長時間;木材專家們鑒定,所用木材可能是長葉黃鬆木,但當地並不產這種木材,而能把扶手彎成這樣優美的曲線,更是不可思議……

每個人看了魔梯,知道了關於魔梯的故事,都會有不同的反應:我的第一個印象,認為魔梯就像雙螺旋的dna分子結構,當天就買了張明信片寄給一位生物界的朋友,上麵寫著:“看這個像不像沃森和克裏克的dna構造?”

一百多年前,那一個善良的老木匠,用絕頂的聰明,替修道院做了一樁善事,沒有名,也不為利,想不到百年之後卻成了教會的財源。我去參觀的那一天,兩張門票用了3元,我買了4張明信片(7角5分一張),又花2元買了四頁的介紹單,不到一小時共花了8塊錢。當然每人花錢不一,8塊錢如果是平均數,每天1000人就收入8000元。

四十多年前,沃森和克裏克發現了dna分子結構,打開了分子生物學的大門,於是基因工程、分子醫學、分子農業技術突飛猛進。40年來,許多科學家紛紛成立了“生物技術公司”,賺了錢,出了名。

智慧告訴我們該做什麼,或不做什麼;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美,什麼是醜。智慧給人類添了些神秘,添了些執著。今天的社會是不是需要更多些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