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能不費吹灰之力就使對方感到愉快,所以,即使你的稱讚不可能收到100%的效果,也應該毫不遲疑地當麵告訴他。
原則二,不一樣的角度。
常言道:“別人嚼過的肉不香。”讚美別人,就要獨具慧眼,善於發現一般人很少發現的“閃光點”和“興趣點”,即使你一時還沒有發現更新的東西,也可以在表達的角度上有所變化和創新。
與其恭維別人生意興隆,不如讚美他努力推銷產品,或讚美他的商業手腕。到別人家裏,與其亂捧一場,不如讚美房子布置得別出心裁,或欣賞壁上的一幅好畫,或驚歎一個盆栽的精巧。若要討主人喜歡,你要注意投其所好,主人愛狗,你應該讚美他養的狗,主人養了許多金魚,你應該談那些魚的美麗。
原則三,在某種程度上滿足對方的虛榮心。
稱讚對方的成就是滿足其虛榮心最好的方法。有些男人對於自己事業的成功感到得意,有些女人對自己孩子優良的學業成績感到得意,聰明的你就應該在他們這些得意處,好好利用機會加以稱讚。
生活中,無論遵循哪項原則,讚美都必須是真誠的,要適時適度,過度的恭維、空洞的吹捧隻會適得其反。
沉默不是金,時機到了就要說“不”
不管是誰,拒絕別人的話總是不好說出口,但經常又不得不說。聰明人這時往往會繞個圈子,不直接說出拒絕的話,卻讓對方明白了拒絕的意思。
錢德參加工作不久,姑媽來到這個城市看他。錢德陪著姑媽把這個小城轉了轉,就到了吃飯的時間。
錢德身上隻有50元錢,這已是他所能拿出招待姑媽的全部資金,他很想找個小餐館隨便吃一點,可姑媽卻偏偏相中了一家很體麵的餐廳。錢德沒辦法,隻得硬著頭皮隨她走了進去。
兩人坐下來後,姑媽開始點菜。當她征詢錢德意見時,錢德隻是含混地說:“隨便,隨便。”此時,他的心中七上八下,衣袋中僅有的50元錢顯然是不夠的,怎麼辦?可是姑媽一點也沒注意到錢德的不安,她不停地誇讚著可口的飯菜,錢德卻什麼味道都沒吃出來。最後結賬的時刻終於來了,彬彬有禮的侍者拿來了賬單,徑直向錢德走來,錢德張開嘴,卻什麼也沒說出來。
姑媽溫和地笑了,她拿過賬單,把錢給了侍者,然後盯著錢德說:“小夥子,我知道你的感覺,我一直在等你說不,可你為什麼不說呢?要知道,有些時候一定要勇敢堅決地把這個字說出來,這是最好的選擇。我來這裏,就是想讓你知道這個道理。”
這個故事對所有的人都很重要:在該說“不”的時候,要勇敢地把“不”說出來,否則你將陷入被動的境地。
有一位知名教授曾發過這樣的感歎:“央求人固然是一件難事,而當別人央求你,你又不得不拒絕的時候,亦是叫人頭痛萬分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尊心,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同時我們也不希望別人不愉快,因而也就難以說出拒絕的話了。”但是,如果你仔細斟酌、權衡一下,如果答應別人的要求,自己又確實有難處,或者會給其他人帶來傷害,那麼,你就應該當機立斷予以拒絕,絕不要為了麵子上過得去或不讓別人掃興而做違心的事。
如果可能,對別人說“不”時,可采用以下幾招:
1推托其辭
在不便明言相拒的時候,推托其辭是一種明智的辦法。人處在一個大的社會背景中,互相製約的因素很多,為什麼不選擇一個盾牌擋一擋呢?例如,一個人求某單位的領導辦事,領導說:“我們單位是集體領導,像你的事,需要大家討論才能決定。你最好別抱太大的希望,待大家討論後再說,我個人說了算不了數。”這就是推托其辭,把矛盾引向另外的地方,意思為不是我不給你辦,而是我決定不了。聽了這樣的話,一般人都會明白其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