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種初次交往中的沒話找話說,必須找得準確,說得得體,說得有情感。白居易說:“動人心者莫先於情。”與人交談,要使“快者掀髯,憤者扼腕,悲者掩泣,羨者色飛”。倘若你對自己所談的內容缺乏熱情,語氣顯得冷漠、無動於衷,你又怎能感染對方,激起對方心靈的共振,又怎能找到話題呢?
1中心開花
麵對眾多的陌生人,要選擇眾人關心的事件作為話題,把話題對準大體的興奮中心。這類話題是大家想談、愛談、能談的,人人有話,自然能說個不停,導致“語花”飛濺。
2即興引入
巧妙地借用彼時、彼地、彼人的某些材料為題,借此引發交談。有人善於借助對方的姓名、籍貫、年齡、服飾、居室,等等,即興引出話題,常常能取得好的效果。“即興引入”法的優點是靈活自然、就地取材,其關鍵是要思維敏捷,能作由此及彼的聯想。
3投石問路
向河中投塊石子,探明水的深淺再前進,就能有把握地過河。與陌生人交談,先提一些“投石”式的問題,在略有了解後再有目的地交談,便能談得更為自如。在聚會時見到陌生的鄰座,便可先“投石”詢問:“你和主人是老鄉,還是老同學?”無論問話的前半句對,還是後半句對,都可循著對的一方麵交談下去;如果問得都不對,對方回答說是“老同事”,那也可以交談下去。
4循趣入題
問明陌生人的興趣,循趣發問,就能順利地進入話題。如對方喜愛象棋,便可以此為話題,談下棋的情趣,車、馬、炮的運用,等等。如果你對下棋略通一二,那肯定談得投機;如你對下棋不太了解,也是個學習的機會,可靜心傾聽,適時提問,借此大開眼界。
引發話題的方法很多,諸如“借事生題”法、“即景出題”法、“由情入題”法,等等。可巧妙地從某事、某景、某種情感引發一番議論。引發話題,類似“抽線頭”、“插路標”,重點在引,目的在於導出對方的話。
5適時切入
看準情勢,不放過應當說話的機會,適時插入交談,適時地“自我表現”,能讓對方充分了解自己。
交談是雙邊活動,光了解對方,不讓對方了解自己,同樣難以深談。陌生人如能從你“切入”式的談話中獲取教益,雙方會更親近。適時切入,能把你的知識主動有效地獻給對方,實際上符合“互補”原則,奠定了“情投意合”的基礎。
6借用媒介
尋找自己與陌生人之間的媒介物,以此找出共同語言,縮短雙方距離。如見一位陌生人手裏拿著一件東西,可問:“這是什麼?看來你在這方麵一定是個行家,正巧我有個問題想向你請教。”對別人的一切顯出濃厚興趣,通過媒介物使他們表露自我,交談也能順利進行下去。
說到點子上,喝酒就能喝出名堂來
喝酒隻是一種形式,真正起作用的還是推杯換盞間的溢美之詞。隻要你適當運用祝酒的技巧,就能“喝”出名堂來。
“酒文化”是一個既古老又新鮮的話題。現代人在交際過程中,已經越來越多地發現了酒的作用。作為一種交際媒介,迎賓送客、結婚生子、朋友聚會、傳遞友情、求人辦事,酒都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勸酒對於營造氛圍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勸酒也是一門藝術。我們常能在酒宴上發現這樣的勸酒高手,幾句“花言巧語”就搞得你明明酒量有限,還是喝了個酩酊大醉。應該說,既要讓對方盡其所能地喝酒,又要活躍氣氛,此外還要不傷和氣、不損麵子,這是一位勸酒者的基本“責任”。所以,在勸酒時一定要把握好度,使勸酒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