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知識的方法
我們要想成功,就離不開知識和經驗,在現實生活中,知識的來源主要有兩個方麵。一是靠自己平時經驗的積累;二是靠別人傳承的知識經驗。現在生活節奏快,時間和精力總是有限。可為了自己能不斷地進步,在工作的同時采取閱讀的方式是獲取知識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或許慢,但效果卻是最佳的。也還可以通過說、聽、看等親身體驗來獲取知識。
古時候,黃帝帶了幾位隨從到貝茨山見大傀,走著走著迷路了。後來,他們巧遇一位放馬的牧童。黃帝叫隨從上前問他道:“小孩,貝茨山要往哪個方向走啊,你知道嗎?”
牧童說:“知道呀!那,往這邊走哪!”於是便指點他們路向。
隨從又問:“你知道大傀往哪裏走嗎?”
牧童又說:“知道啊!”
黃帝在旁邊聽了吃了一驚,便隨口問道:“看不出你小小年紀,好像什麼事你都知道啊!”接著又問道:“那你知道如何治理國家平定天下嗎?”
那牧童對著黃帝說:“那還不簡單?就像我放牧的方法一樣,隻要把馬的劣根性去除了,那一切就安定下來啦!治理天下不也是一樣的道理嗎?”
黃帝聽後,非常佩服,真是後生可畏呀!原以為他什麼都不懂,卻沒想到這牧童得從日常生活中得來的經驗傳授給黃帝,黃帝就能現學治國平天下的方法了。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以為後輩太嫩,社會閱曆淺,沒什麼好的方麵去讓那些老前輩們學習。雖然,老前輩的經驗值得後輩學習;但年輕一代的新見解、新創見,不也是值得老前輩去研究和重視的嗎?常言道:活到老,學到老。兩代人的思想交流,也是相互獲取知識、經驗的好途徑。
◎ 三種學習境界
我們要想學習得好無外乎有三種學習境界:
1.苦學
學習是一件非常苦的事。而這種觀點自古有之,古有“頭懸梁,錐刺股”的苦學範例,有“苦苦苦,不苦何以通今古”的苦學感歎!還有:“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苦學詩句。對於我們既要工作又要為了提高自身素質的人來說,學習更是一個苦差事。
2.好學
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如果能達到這種境界,對學習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習態度就有所改變,隨之我們的素質也會得以提高。就像西漢文學家劉向說的:“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可見好學給我們帶來的精神作用有多麼的神奇。如果我們活到老,學到老,一定會像曹雪芹說的那樣:“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3.會學
學習自身也是一門學問,有科學的依據,遵循的規律。按照正確的方法去學習,學起來也就覺得輕鬆。思維也就會變得靈活,學習效率就會提高。要想成功學習別人就得有一套,譬如:外行看熱鬧,內行瞧門道。當今商界,信息不計其數,經驗處處可聞。在向別人學習的過程中,不是走馬觀花,而是下馬看花。應當學會睜開眼睛,看準門道,登堂入室,取得真經。同時,還要腳踏實地地剖析自己,比較先進,找到學習、改進的基準,創造性地總結歸納出自己的學習訣竅。
◎ 三種學習習慣
學習的好壞,常常是通過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最重要的思考習慣。
1.要處在係統的高度把握知識
“鼓勵創新、關注細節、追求卓越”是中國第一高度的企業文化,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追求最完美的結果,要有超乎常規的嚴格和苛刻。對於攸關企業競爭能力的信息化建設,我們更應如此。其實,無論哪一門學科都有它本身的知識結構體係。如果要學習哪一門學科,首先要了解它的結構係統,要從把握整體知識入手。學的每一部內容都要弄清。這樣,就會使所學的知識更容易掌握。
假如你是某一文檔的審批人,必須查看該審批文檔目前所處的狀態,那麼除了可以對詳細信息進行審批外,還可以通過係統自帶的流程監控係統及流程跟蹤功能來查看。通過審批人所提的意見和所做的操作情況,來查看最新處理意見。而對於信息流程中所產生的文檔,係統將會以不同版本的附件形式添加進來,然後將自動歸檔進行管理。
在實際工作中,如果遇到不正常的情況時,管理員便可以通過重新分派和重新設置流向的方式保證整個流程正常而穩定地運轉。所以當一切變得有章可循,所有信息全部被輸入電腦後,一切流程一目了然,即使有了人事上的變動,前後也能很快地銜接,有力地保障了企業正常、有序地運轉。所以我們一定要有處在係統的高度把握知識的能力才行。
2.追根問底,尋找事物之間的內在關聯
學習最重要的是弄清道理,最忌的是死記硬背,不管學什麼內容都要問個為什麼。這樣所學的知識恰似有木之本,有源之水。即使你提出了超出範圍別人也無法解答的問題,這也沒關係。重要的是對什麼事情都要有好奇心、求知欲。這是人們對學習的興趣關鍵。重要的是要養成這種良好的思考習慣,將有利於思維品質的訓練。
3.擴散思維,養成聯想的思維習慣
在學習中我們不要孤立地對待知識,在學科之間、所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等是否有關聯。要養成從多方麵去思考問題的習慣。下意識地訓練獨創性、靈活性和思維流暢性。久而久之,智力素質就會得到一定的發展。思維的核心也就是學習核心的一部分,通過學習來提高智力素質。智力提高了,知識也會變得容易多了。
◎ 從新事物中獲得
我們可以通過周圍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來獲得大量的信息、知識和靈感。
例如,人看到鳥類在天上飛,得到了啟發。從而發明了各種各樣的飛航器,還通過螞蟻和大雁的行為方式知道團結的力量。從雪花的分形結構中得到智慧,提出建立分形的企業組織結構等等。所以說,隻要你認真仔細去觀察、融入、聆聽以及發現就會感受和領悟自然。從而認識到很多,並創造出智慧,隻要你離自然越近,就越能獲得知識。豐富自己的體驗就是豐富自己的知識,這種方法我們叫它體驗法。體驗法的核心觀點又包含以下幾點:
1.有時候就是需要適當的變換環境
在新環境中你才會用心去觀察環境,而且人要獲得靈感上的領悟就是來自於外界不斷地給予新的刺激。為什麼人們經常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的確,新的環境有新的刺激就會激發人的靈感。你可以通過在各種各樣的工作中生活中以及旅行中,感受並體會不同的自然帶來不同的體驗,從人文景觀、文化、風土人情、生活方式,學習到新的知識。
因此,不僅要適當的變換環境而且還要不斷的用心去觀察環境,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一般好的文章都是通過人情物理,“名將相無非孝子賢孫”而做出來的。所謂的“人情物理”也就是知識,你從不同自然和社會中的體驗和感觸多了,就會增長知識。從事業上來說,豐富的知識對發展事業有很大的幫助。有了知識,對想成功的人來說,離成功又近了一步。
2.可以偶爾變換一下自己的工作,嚐試一下不同的工作方式
例如更換工作組織的類型、在同一個組織中進行工作輪換(日本企業經常這樣)和地點輪換(跨國公司培養有潛力的管理者時常用的方法)。不同的崗位可以獲取不同的經驗。
3.新的做法也可以適當的嚐試一下
雖然你在同樣的組織和崗位上工作,也可以放心大膽地去創新去嚐試新的工作方法,我們國家領導人在進行改革開放時也是通過“順藤摸瓜”的方法慢慢去做實驗,才知道裏麵的奧妙,把知識和經驗總結起來,向人們推廣才有今天的高科技時代。我們要想成功得更快更好就要在平凡的崗位上勇於創新。
4.和不同性格不同特點的人打交道
不要一味的隻和自己合得來的、自己喜歡的、自己能管得住的人打交道。相反,你應該經常嚐試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去發現別人的優點,汲取他們身上不同的經驗。這麼做有利於豐富自己的經曆、知識和經驗。或許你以後處理類似的問題,就會采取這種方法,對你就會更有效。所謂“三人同行,必有我師”。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
5.可以適當的嚐試挫折
有些人認為隻有經曆成功才是光榮的,把挫折和失敗看做是丟臉的事情。但有時候體驗一下失敗也是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一些不是很重要的場合,暫時心裏不要想著成功。做一些冒險的嚐試,體驗一下失敗的感覺,看看周圍人的反應。這也是積累人生經驗的一種好辦法。
6.預測也有必要去嚐試一下
例如,你正在實行某一項重大事件時,可以預測一下它的結果。然後把自己預測的和實際的結果進行對比,你就可以發現其中有什麼不同。久而久之,通過這種體驗,你就會積累更多的知識和智慧。
我為什麼要成功?我怎樣才能成功?我為什麼要學習?知識對我又意味著什麼?我又該采取哪些學習方式來推動自己前進的步伐?綜上幾點就可以為你在成功的路上尋找捷徑!
◎ 建立了有效的知識網絡
好的人際關係也是我們獲取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一個有效的知識網絡。一些成功的政界領導人、企業家和學者,他們必定受到過人際關係的影響或者得到過聰明的可信之人的幫助才會走向成功的。
我們要想自己的知識更上一層樓,就要擴大自己的人際學習網絡,建立一個自己的知識來源的人際庫。它裏麵的人員包括內部員工、外部同行、服務對象(如客戶)、合作者、社會各界人士、朋友等。它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在建立人際網絡獲取知識的同時,還要學會評估這種網絡的有效性
一是效能,也就是網絡中的人是要與你想獲得知識相關的;二是效率,你所選擇的人自己本身,也擁有很好的獲取知識網絡的人員,這樣你才會擴大自己的知識網。
2.你建立了有效的獲取知識網絡,從別人那裏獲取了知識和指點的雙贏條件
但同時還存在另外一個問題你不得不考慮,就是別人為什麼要和你打交道跟你交流,憑什麼傳授知識給你?這就需要你與對方建立一種雙贏關係。雖然說在不同的情況下人們會有不同的建立雙贏關係的條件,但在非正式渠道的學習中,你也應該大方一點傳授一些知識給別人,不能一味地想從別人那裏獲取知識。因此,知識應該是互相間的交流,共同學習,這也是一種重要的回報方式。
3.你自己要把從別人那裏獲取知識的良好心態調節好,做到:虛心、誠心、童心、用心
虛心:有些人自認為自己很聰明不願意虛心請教別人。我們常說“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以及老子的“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是以能為白穀王”。還有《哈佛商業評論》上的文章“如何教聰明的人更好地學習”中提到的。他們都是因為太多的自我心理防衛,所以不樂意接受別人的指導。可我們隻有保持自己知識永遠不夠的心態,你才能學得更多更好。
誠心:你隻有發自內心的真誠向別人請教,別人才會給予你指點。“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便是這個道理。
童心:你向別人請教事也要保持一顆童心。這樣在請教的過程中你才不會感覺到緊張和尷尬。“若以童心為不可,是以真心為不可也。”當我們以童心去向別人請教,就會取到絕假純真的效果。
用心:你用心了,就會在與他人交流中不放過每一個知識點。處處用心多積累。隻要用心去做,不管做的好與壞都不會後悔!
所謂的“對症下藥”也是人際關係的一種方式。說的是,你在與對方交流的時候要掌握技巧,要完全把自己投入到對方的談話中。要真正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待和分析問題,總結其經驗和教訓,做到心無雜念,不想與話題無關的事情;完全把自己真正融入到其中,才能正確理解並獲得知識。同時你也可以設法讓對方理解並關注你的問題。
通過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就可以互相借鑒。很多優秀的企業家很想認真研讀中國的古書,想從中領悟一些前輩的聰明才智,然後用到自己的身上。還有一些企業家把握最新的信息、知識都是從雜誌和網站搜索到並學習的,從而使企業的管理和決策緊跟時代的脈搏。如果我們想在成功路上少走彎路,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 豐富自己知識的媒介
豐富自己獲取知識的媒介才能豐富自己的知識。
首先媒介是成就你主要知識的來源,所以把它建立起來的過程中,還要根據自己所需要的知識,來規劃和建立自己知識來源的媒介。這時候你還要擴大知識來源的範圍,必要時請求名家指點得以擴大自己的視野。分類和規劃自己,從而獲取所需知識的最高效率的最佳媒介。例如,一些企業家的媒介大致是這幾類:古書《周易》、《論語》等;一些經典的經管著作、一些知名和有特色的國內外商業期刊、平麵傳媒、立體媒體、網站等。
其次你要采用合適的解讀方法。讀一本書的時候你首先要把它原本要表達的思想和觀點要搞懂。站在作者的角度來理解他所要表達的含義。例如有很多現代人看不懂《周易》或《論語》,主要還是我們不懂古人的表達方式。以為古人在表達時都習慣用比喻和精煉的方式。比如,成語“畫蛇添足”、“仁至義盡”、“名落孫山”等。而且每一個成語都代表著一個故事,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案例。假如你不懂這些成語的前因後果,就很難讀懂古書。
其實要想讀懂古文就要掌握八個要點:文字表達中的典故;當時的通假字有什麼含義;作者寫作此書的背景和方式這些都要搞清楚;把現實的世界和自己知道的知識聯係起來理解作者的觀點;不要用完美的態度來看待著作的觀點;建設性,讓自己的心境從環境中來靜養智慧;時刻做好筆記;找出對自己工作和生活上有用的知識以及觀點。
◎ 一日三省,成功靠緊
我們常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還有孔子說的“溫故而知新”。比如說我們剛開始學騎單車時不就是經曆嚐試、摔倒、然後再嚐試、再摔倒、到最後才學會的嗎?世界上不管哪個國家重大的發明和創新,都是通過失敗和再試驗然後再總結和反思才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