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同心謀跨越 創新鑄輝煌(1 / 2)

同心謀跨越 創新鑄輝煌

社會

作者:李曉靜

在“國慶節”來臨之際,《祖國》記者對全國、全區、全市基層檢察院建設的先進典型——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賽罕區人民檢察院進行了實地的采訪,深切感受到全院幹警在檢察長雲誌宏的帶領下“立檢為民、執法為民、銳意進取、不斷拚搏”的精神,真切地聆聽了該院“瞄準新未來、激發新幹勁、創造新業績、勇攀新高峰”的鏗鏘足音。

整章建製高效推動規範執法

在采訪中,我們得知這樣一個事例,2012年由賽罕區檢察院立案偵查並提起公訴的賽罕區環衛局係列貪汙案,以及保全莊拆遷補償過程中係列貪汙案的十餘名被告人獲得了有罪判決後,今年年初,賽罕區檢察院及時派出幹警,對相關人員進行了回訪,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這是賽罕區檢察院完善監督機製所采取的一項得力措施。

“無規距難以成方圓”。賽罕區檢察院在規範化建設中,以執法辦案為中心,以轉變理念、提高能力、完善機製為重點,全麵加強法律監督、自身監督和隊伍建設、基層院建設。針對各項檢察工作的新要求,不斷完善製度建設,規範工作模式,統一執法理念,切實提高法律監督能力。

賽罕區檢察院從四個方麵入手,加快規範化建設進程。一是製定精細化的執法標準和更為嚴格、規範的規章製度,做好製度“廢、改、立”工作。規範、完善、細化了執法工作流程。二是健全考核評估體係,每年年初,院黨組製定和細化各部門的工作目標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人;三是完善監督製約機製。建立舉報投訴、案件回訪、自偵案件“一案四卡”等製度。四是以案件管理中心建設和派駐檢察室建設為契機,努力加強基層基礎規範化建設。

科技強檢不斷夯實基層基礎

賽罕區檢察院以“信息化建設前瞻、行業需求明確、技術手段先進、管理措施得力、係統效率明顯”為指導,抓住關鍵,突出重點,積極探索用信息化建設為檢察業務和隊伍建設服務的方式和途徑。先後投入建設資金2000餘萬元,完成了三級專線網、內部局域網、外部互聯網建設和辦案工作區建設,建成了全程數字化指揮監控係統、視聽資料證據固定係統、安保監控係統、遠程視頻會議係統、資料查詢係統;配置了網上信息發布係統和網上論壇係統,開通了內部郵件係統,實現了信息傳遞網絡化、辦公辦案管理自動化。構建起了“一個平台、三個網絡、三個中心、十五個係統和兩個保障”的檢察信息服務係統,使賽罕區檢察院的信息化建設走在了全區的前列。

采訪中,有這樣一個案例引起了我們的關注:去年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評為全國檢察機關反瀆職侵權部門第二屆“百件優質案件”之一的原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安康醫院副院長張建平等人徇私枉法案,是由賽罕區檢察院自行發現並查辦的。在庭審時,辦案人員就運用了多媒體示證係統。出庭支持公訴人員通過投影儀把決定案件定性和量刑的證據材料在大屏幕上予以展示,改變了以往當事人、旁聽群眾隻能聽不能看的情況,增強了法庭舉證和質證的透明度,提高了審理效率和司法公信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管齊下全麵提升隊伍素質

“事業成敗,關鍵在人”。從2012年6月開始,賽罕區檢察院在全院範圍內開展了“檢察之星”評選活動。“檢察之星”每季度評選一次,由全院各部門集體推薦候選人名單後,報院黨組會研究決定。“檢察之星”分為:“偵查監督之星”、“公訴之星”、“辦案之星”、“宣傳之星”、“愛崗敬業之星”等。現在,全院已經評選出45名“檢察之星”,引導幹警樹立“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理念,也起到了“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的作用。

近年來,呼市賽罕區檢察院以科學發展理念為先導,不斷完善檢察人才培養機製,通過創新“三、六、五”的發展模式,積極構建高素質檢察人才新格局,推動了整體工作的高效、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