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軍

2004年7月,我從斯裏蘭卡轉館,來到了新西蘭最大的城市奧克蘭。對外文化工作環境的改變,對我既是一次挑戰,也是一個難得的機遇。在新西蘭3年的時間裏,感覺自己幹的最漂亮的事情之一,就是讓美大處“東方快車”項目在奧克蘭的兩次精彩落地,摸索了一條商業化模式推廣中國精英文化走進西方市場的捷徑。

李傳韻完美演繹“東方快車”的首次商演之旅

對外文化貿易是對外文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讓中國文化通過商業渠道進入西方主流社會,一直就是我們對外文化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到新西蘭工作後,麵對成熟的商業市場,一種有所為的衝動油然而生。恰在此時,也即我到奧克蘭後的第二年,美大處就推出了“東方快車”計劃。該項目旨在與歐、美、加、澳、新主流專業藝術機構合作交流,向其推廣我國優秀藝術人才和作品,以促成我國頂尖藝術家和國外主流藝術圈的合作,宣傳我國文化藝術成就,使其進入當地主流文化市場。“東方快車”計劃推出一係列中國的優秀演藝人才,其2005~2006年度的交流重點是交響樂領域。

經過與我的好朋友,奧克蘭音樂協會主席鄭毛燕美(iris chen)女士以及美大處項目主管許蓉的反複協商,我們決定先爭取把“東方快車”項目推薦的著名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李傳韻推薦給當地最著名的奧克蘭愛樂樂團。不過要知道,西方國家的演出季的各個場次的演出安排通常在兩年前就安排好了,如果要單為傳韻設計一場演出至少要等到一兩年之後。要一個從未與中國交響樂界合作過的西方樂團接受中國的青年藝術家已屬不易,而要安排到當年演出難度更大。這裏感謝鄭毛燕美女士,在她機智巧妙的斡旋下,經過多次艱苦努力,愛樂樂團最後終於同意安排傳韻在樂團春季演出季的首場上演出,並同意支付數目可觀的演出費用。愛樂樂團還根據傳韻的特點改編了整場演出的設計安排,將音樂會主題定為“絲綢之路”。

2005年11月11日晚,李傳韻與奧克蘭愛樂樂團合作演出的“絲綢之路”春季音樂會在奧克蘭市的市政音樂廳成功舉行。這是當地久負盛名的音樂廳,也是該市演出古典音樂最好的劇場。中國駐奧克蘭總領館馬崇仁總領事、奧克蘭市市長迪克·哈勃、奧克蘭愛樂樂團總經理安·洛德女士以及奧克蘭各界1000多人觀看了演出。現場的觀眾為李傳韻的琴聲所折服,他們用經久不息的掌聲、歡呼聲、口哨聲甚至是跺腳聲來表達他們對這位小提琴大師的敬佩。李傳韻在觀眾的掌聲和歡呼聲中三次返場謝幕,並加演了一曲蒙蒂的《查爾達斯》。哈勃市長在聽完傳韻的演奏之後連說“太棒了!太棒了!”。本場指揮、愛樂樂團的馬克·泰蒂說:“我從未聽過這麼優美的琴聲……他的技藝是完美無瑕的。此外他的演奏還有許多的情感、熱情和靈氣。”

在正式演出舉行之前,主辦方奧克蘭愛樂樂團還在音樂廳門前的奧蒂亞廣場,舉行了富有濃鬱中國氣息的舞獅表演。馬崇仁總領事、哈勃市長和安·洛德女士一起按照中國的傳統,為中國雄獅舉行了點睛儀式。為此哈勃市長還特意穿上了一件顏色鮮紅的唐裝。他告訴我們,這件唐裝是不久前他去重慶參加會議時重慶市政府送給他的。除李傳韻上半場演奏的《梁祝》,愛樂樂團還在下半場演出了《二泉映月》和《神奇的滿大人》。傳韻、中國舞獅、市長的唐裝、眾多的中國曲目……所有這一切,都使當天的演出充滿了濃厚鮮明的中國色彩和氣息;這一切,也讓在場的所有華人感到無比的自豪。

李傳韻的此次奧克蘭之行,成為美大處推出“東方快車”計劃以來,當年唯一一個與國外主流交響樂團進行成功合作的商業演出,為“東方快車”在新西蘭的首次神奇旅行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東方快車”助力奧克蘭2007春節音樂會圓滿成功

“東方快車”在奧克蘭的首次成功落地,對我是一個極大鼓勵,也增強了我的信心。漸漸地,一個更大的活動設想在我腦海中產生,那就是,能不能借“東方快車”在奧克蘭的春節搞一場音樂會呢?

我2004年到奧克蘭工作,從2005年春節開始,就利用國內派出藝術團組的機會,籌辦了首屆奧克蘭春節歌舞晚會,並且開創了由總領館主辦、華人社團協辦,專業機構承辦,企業媒體讚助的春節公益演出模式,成功地舉辦了兩屆奧克蘭春節歌舞晚會,並且2007年的第三屆也被納入計劃。讓我感到美中不足的是,這三屆春節歌舞晚會都是麵向當地華人華僑的公益演出,能不能在春節搞一場麵向當地主流社會的商業演出呢?

我的這一想法得到了鄭毛燕美女士以及我的另一個長期的合作夥伴——新西蘭亞太文化交流中心的張培軍先生的讚同和大力支持,尤其後者冒著巨大的商業風險同意作為這場演出的承辦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