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青少年在取得一次考試的成功後就產生沾沾自喜,自負的情愫。青少年有自負心理是一種嚴重的缺乏自知之明的心理缺陷。它是成功後的第一盞紅燈,自然要學會如何戰勝它。
自負是過於自信或過高地評估自己的能力,是一種不切實際自高自大的心理表現,這種現象會使人言談舉止狂傲自私,瞧不起人。
有史以來,因為驕傲自大、極端自負而折戟沙場的例子甚多。如:拿破侖的“滑鐵盧之役”、曹操的“赤壁之戰”、關羽的“走麥城”都給後人留下了深刻教訓。如今,有的青少年因為自負而不能和夥伴友們好地相處,有這種心理的青少年常常有高高在上、盛氣淩人的不良表現;有的青少年不尊敬長輩、對大人們傲慢無禮。還有的青少年因為自負不愛與別人說話,不回答別人問的問題。這種不正常的心理表現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為何會產生自負
美國著名的哲學家富蘭克林曾說過:“自負是一個人要除掉的惡習。”可見自負對人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一般有自負心理的青少年大多數是表現在獨生子女或是家庭條件較好的孩子身上。青少年有自負心理的一般表現為:自視過高,總是認為自己非常了不起,從來不關心別人,任何事情都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從來不顧及別人的感受,最終門庭冷落、孤單一人。自負不但會給青少年造成負麵影響,還會影響他們的生活、學習和人際交往及心理健康。
青少年產生自負的原因如下:
1.不良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青少年產生自負心理第一根源。有的父母過分地寵愛孩子,還有就是不能正確客觀地評價他們所取得的成績。比如您的孩子聰明可愛還會彈鋼琴,那麼,他的優秀被親人及同齡人讚歎不已。這些過分的誇獎從客觀上助長了他自視過高,目空一切。慢慢地自負的現象就表現出來了。
2.生活中的一帆風順。現在大多青少年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生活中,他們從來沒有遇到過挫折,在學校又因為成績突出,經常受老師的表揚,這就很容易使他們養成自傲和自負的個性。
3.過高的自我認識。有自負心理的青少年往往掩蓋自己的缺點,誇大自己的優點。事實證明,如果一個人隻看到自己的優點,而對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往往容易產生自負的個性。
戰勝自負
自負往往會導致青少年自滿,會使他們喪失進取心,增強虛榮心。它會阻礙青少年前進的腳步。那麼,青少年如何克服自負心理呢?
1.青少年要善於接受批評。有自負心理的青少年是最不願意改變自己的態度或接受別人的意見了,有自負心理的青少年可以在做事時可以征求一下其他人的意見和看法,這樣通過別人的友好提醒。很快就會改變你過去固執己見、惟我獨尊的想法。
2.謙虛是良好的傳統美德。有自負心理的青少年要用一顆謙虛的心與別人建立友好的人際關係,這是你個人自覺成長的開始。古人雲:“謙受益,滿招損。”你可以有豪氣萬丈,但絕不能半分有自負心理。就算你有超人的才識,也要虛懷若穀。
3.增強自我認識。青少年要全麵的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要拿自己的優點和別人的缺點相比較。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如別人的地方。所以,青少年要正視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從而,盡快走出自負心理。
4.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有自負心理的青少年一般都是目空一切,總覺得自己是最優秀的,這是自戀的表現,對身心健康極不利。要想徹底地克服這種不好的心理,必須要做到心中有他人、處處為別人著想,尊老愛幼,善待身邊的每個人,還要取他人所長補自己之短,不斷地充實、完善自己,努力克服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