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不要在網絡遊戲前徘徊(2 / 2)

2.容易導致青少年的上網“成癮”。影響青少年成長的最大弊端是網絡遊戲成癮。其主要表現是:過分依賴網絡而失去對現實生活的興趣,有時候到了“沒有遊戲就天崩地裂,人沒法活”的地步。青少年玩遊戲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上網成癮的青少年往往自製能力較差,常常因為難以抑製對上網的需要或衝動而影響了其他活動,比如說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邏輯思維活動遲鈍;對周圍事物的興趣減少,與現實疏遠,為人冷漠,缺乏時間感。

3.玩暴力遊戲使青少年具有暴力傾向。有大多數網絡遊戲具有暴力的內容,大多以“攻擊、戰鬥、競爭”為主要成分,火暴刺激的內容容易使他們模糊道德認知,淡化遊戲虛擬與現實生活的差異,誤認為這種通過傷害他人而達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產生欺詐、偷盜甚至對他人施暴等行為。目前,因為玩網絡遊戲而引發的道德失範、行為越軌甚至違法犯罪的問題正逐漸增多。遊戲使青少年們毀了自己人生的前途。

4.沉湎網絡遊戲帶給青少年多種生理疾病甚至猝死。對於長期愛好網絡遊戲的青少年“職業病”有:假性近視、腱鞘炎(鼠標手)、頸椎病、骨質增生、神經衰弱、失眠、胃潰瘍和胃萎縮。一般的遊戲玩家也易陷入輕度焦慮、上火和口腔潰瘍等生理病症。在醫院接收的青少年患者中,由於沉湎網絡遊戲而引發各種生理疾病就診的比例不斷上升,一些常見於中老年人的病症也出現在沉湎網絡遊戲的青少年身上。據專家指出,“網絡成癮症”給青少年帶來的心理疾病更為嚴重,尤其是植物神經紊亂,體內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發各種疾患,如心血管疾病、胃腸神經官能病、緊張性頭疼、焦慮、憂鬱等,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青少年網絡遊戲成癮嚴重的傷害了他們的身心健康,享受網絡遊戲帶來的成就感、自我認同感成為青少年難以拒絕的誘惑。這樣的結果與青少年接受“遞增的教育”經曆有關,由於很少受到拒絕誘惑的教育,青少年往往無法忍受拒絕,無法承擔失去。麵對網絡遊戲,教育要做好防禦性的工作,讓青少年學會拒絕,學會失去。

認識網絡所給生活帶來的便利

首先,從上網的目的來看,無非有以下幾種:一是為了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資料;二是為了看點各類新聞;再者就是為了尋找網友聊天;還有的則是為了在網絡上尋找一片能夠展示自己的舞台,比如做個性化的網頁、發布對自己有利的廣告、做個有點名望的網絡博客等等。當然,這些都可以。

查資料可以豐富你的知識內涵和文化素養,縮短去圖書館慢慢檢索文檔資料的時間,查找資料更方便;看各類新聞可以讓人們在錯過看電視新聞的情況下,了解更多的國內外動態,而且在網上更方便查閱;就交友來說,擴大了交際圈的範圍,更有利於社會的和諧與進步;而在網上,自由,受約束性更小,勇敢地展示自我更有利於個人性格特長的發展。

網絡世界雖然多姿多彩,但青少年要合理地利用網絡,不要沉迷於網絡之中。我們要正確的利用它,讓它來幫我們多學一點知識,當然,隻要在複習完並寫完作業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玩會兒遊戲放鬆一下。有時聽聽MP3、有時看看Flash動畫……還有更多有利於你生活、學習、工作的網站,任你去點擊、去遨遊,讓你的生活因上網而精彩,學習因上網而輕鬆。

總的來說,青少年上網已經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潮流。可是網絡遊戲的快樂與滿足使青少年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遊戲當中,網絡遊戲給青少年成長帶來嚴峻的問題。可是把網絡遊戲看成凶神惡煞,談虎色變那也是不可取的。怎麼樣能夠讓青少年正確地看待網絡遊戲、放鬆的心態去觸摸網絡遊戲。讓網絡遊戲能真正的像遊戲開發者的本意那樣娛樂、益智。是擺在青少年麵前的一個很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