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現代科學技術的驕傲。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正在以神話般的速度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越來越以獨特的方式衝擊著人們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更是吸引了許多青少年網民加盟。據調查,目前我國各類網站已有15000多個,上網人數將近3000萬人,計算機與因特網技術的迅猛發展,突破了人們在信息交流方麵的時空障礙,帶來了網絡世界全新的人際互動模式。然而與此同時,各種各樣的網絡道德問題也接踵而來。據查,上網比例最高的是在家占58%,其次是在網吧占20.45%。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是網絡遊戲,占62%,進入聊天室聊天的占54.5%。隨著校園建設及各種網校的興起,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正逐步以“參與人”的角色體現其網絡社會的主體地位。
網絡給青少年一個自我創造、擴大交往、增長知識、心理溝通和排解不良情緒的巨大空間,但隨之而來也產生了許多負麵心理問題,其中“網絡心理障礙”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現代文明病。自私孤獨抑鬱、網戀、遊戲成癮、色情並稱四大“網絡心理障礙”,已成為困擾青少年“網蟲”的主要病症。
常見的網絡心理障礙及原因
由於青少年心理不成熟,意誌較弱,容易受網絡的引誘而沉湎於其中,誘發“網絡心理障礙症”。網絡心理障礙是指患者往往沒有一定的理由,而無節製地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網上,持續地聊天、瀏覽,以致影響學生日常生活,降低生活和學習質量,並損害身體健康,從而出現各種行為異常、心理障礙、人格障礙、交感神經功能部分失調等。
其表現為:情緒低落、無愉快感或興趣喪失、睡眠障礙、生物鍾紊亂、食欲下降和體重減輕、精力不足、精神運動性遲緩和激動、自我評價降低和能力下降、思維遲緩,有自殺意念和行為,社會活動減少、大量吸煙、飲酒和濫用藥物等。
青少年常見的網絡心理障礙主要有孤獨抑鬱、遊戲成癮、色情誘導、時代潮流“網戀”等。
1.色情誘導。現如今的網絡已成為最大的色情供應渠道,一些色情網站為了增加瀏覽人數,往往用一些巧妙的名字,引人誤入陷阱。這時的青少年正處在青春發育期,性生理迅速發育,其性心理還處在發展階段,對性知識充滿了好奇,而網絡或多或少會使他們獲得一些不健康的性知識,並產生性衝動。由於家長的忌諱和學校性教育的缺乏,從而致使青少年的性知識教育跟不上他們的發育需要,如此一來,網絡上豐富的色情資源趁虛而入,讓許多青少年迷戀其中,欲拔不能。因而出現一些不健康的性心理和行為,損害其身心健康,更有甚者會造成犯罪,從而釀成不可彌補的後果。
2.遊戲成癮。所謂成癮是指個體不可自製地反複渴求從事某種活動,雖然這樣做會給自己或已經給自己造成某種不良後果,但仍然無法控製的行為。遊戲成癮是指長期迷戀電腦遊戲,上課漸感注意力不集中,從而導致成績下降。由於長時間沉溺於遊戲機房,從而導致生活節律紊亂,視力下降。一旦停止電腦遊戲活動,便難以從事其他有意義的事情,情緒低落、思維遲緩、記憶減退、食欲不振,出現難以擺脫的渴望玩遊戲的衝動,從而形成精神依賴和相應的生理反應。而當恢複操作電腦遊戲後,精神狀態便恢複正常。這些行為特征與毒品成癮行為有著許多相似之處,是一種心理病理行為。因此,人們稱之為“電子海洛因”。
3.孤獨抑鬱。在網絡中,人際交往是通過人機對話來實現的,與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相比,其掩蓋了許多豐富的內容:眼神、微笑、手勢、語調等非語言符號,存在著情感深層交流能源不足的缺陷。在網上,人們無法體驗到現實中的直接情感交流所帶來的愉快;人的個性發展和情感需要,特別是其內在的親和動機得不到充分的滿足。因而,長期在網上交流,會使人逐漸失去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力和緊張感,這時,孤僻和冷漠則乘虛而入,從而害怕也不願與周圍的人交往。這種孤獨感進而讓青少年更加依戀網絡,一旦離開則無所適從、煩躁不安,整個人呈現出電腦化、網絡化的狀態,易產生人際情感淡漠、社會適應能力降低等現象,進而漸漸走向個人的孤獨世界,甚至引發嚴重的後果。
4.時代潮流“網戀”。在現實生活中,由於青少年的早戀受到社會的家庭的限製,他們轉而在網絡上尋求戀愛的對象。但網戀是十分虛幻的,一不小心就會上當受騙。青少年正處在長知識、長身體的階段,如果過多地接觸網絡,不僅影響學習,而且易形成內向、孤僻的性格,做事急躁、衝動,對網絡戀情寄以厚望。如果一不小心,再遭受網戀的打擊,勢必會影響自己的情緒,如果把這些情緒帶到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將會給心理造成不可磨滅的陰影。
為何青少年經不起網絡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