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葡萄酒與文藝複興的愛恨情仇(2 / 2)

宴飲的曆史永遠是人類文明史中的重要構成,以一杯基安蒂葡萄酒,還原它的釀造伊始,一如從佛羅倫薩的城市藝術裏追溯文藝複興時期的繪畫遺跡。

位於佛羅倫薩和錫耶納之間的基安蒂產區,美酒飄香,陽光四溢,綿延的山丘上覆蓋著濃密的柏樹與葡萄樹,零星跳入眼簾的一些酒莊、度假別墅以及阡陌縱橫的各種步行道通往一處處美酒聖地,壯美的大自然仿如文藝複興時期之畫作,這裏據說也是古羅馬詩人最向往的隱世之所。

基安蒂酒的淵源同樣要追溯至19世紀,當時的托斯卡納大公美第奇公爵柯西莫三世正式頒布了針對基安蒂葡萄酒的產區限定法令,以保護這一地區的聲譽。這一舉在保護了地區的美酒之餘,也令基安蒂成為了意大利曆史上首個得到官方認定的葡萄酒產區,這可以說是經典基安蒂產區的雛形。後來在1932年,格裏弗鎮和帕紮諾鎮也被納入經典基安蒂產區旗下,形成了基安蒂的核心“經典基安蒂”(Chianti Classic0),出產著意大利最頂級的葡萄酒。

在意大利全境廣泛種植的桑嬌維賽是釀造基安蒂酒的主要葡萄品種,它還有個十分具有文藝氣息的名字,叫“朱庇特之血”,彼時,大肚子瓶以稻草或葉片的包裝風格讓古老的基安蒂酒也一度成為了當地人日常飲用的餐酒。以基安蒂6個副產區的葡萄酒為代表的佳釀適合在年輕時飲用,就如同法國的薄若萊新酒一樣,桑嬌維賽之外,也加入了白葡萄品種馬瓦西混釀之,充滿了香料和水果的風味,而經典基安蒂葡萄酒則是完全迥異的另一種風格佳釀,以頂級桑嬌維賽紅葡萄釀造,到嘴中能感受新橡木桶帶來的溫柔單寧,酒體異常飽滿,濃烈的呆香夾雜著撲鼻的泥土芬芳,這些特征預示著其陳年潛力往往逾越了人們的期許。

文藝複興運動之於基安蒂酒的影響,也在酒標上顯現。如今的經典基安蒂酒已經舍棄了當年用圓底大肚酒瓶及稻草裝飾的Fiasco作為標誌的瓶身,而改用波爾多瓶,而酒標上最為顯見的慣用封印便是那隻“黑公雞”,是以葉喬爾喬·瓦薩裏(Giorgio Vasari)繪於佛羅倫薩維奇奧宮天花板上的“黑公雞”圖案。要讀懂意大利葡萄酒的酒標,可能需要花費不少時間,然而慣用的“黑公雞”則成為了經典基安蒂酒最顯而易見的身份證明。不僅僅是基安蒂葡萄酒,整個托斯卡納的葡萄酒,其實都已經融入了極其浪漫的藝術基因,這是一種刻在骨子裏的文藝,也是托斯卡納葡萄酒再也難以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