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托斯卡納的“超級”進化史(1 / 2)

托斯卡納的“超級”進化史

專題

生在曆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以及非常傳統的舊世界葡萄酒國家,“超級托斯卡納”就像一個留洋回來的孩子,見識過了外麵的世界,有它自己的風格,然而骨子裏一它依舊懷著美妙的意大利葡萄酒靈魂。

了解超級托斯卡納的故事,能幫助我們了解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托斯卡納葡萄酒,乃至意大利葡萄酒是怎麼樣的。那時候,托斯卡納大部分的葡萄酒都用於當地消費,自產自銷的葡萄酒,質量難免不高。除了一小部分布魯內羅(Brunello)的酒莊外,那時候最好的托斯卡納葡萄酒莊都在基安蒂(Chianti)。然而那時候的基安蒂葡萄酒跟今天的大相徑庭,是一種便宜而且易飲的、不上檔次的鄉村葡萄酒。根據意大利DOC分級法律的規定,基安蒂的葡萄酒中可以使用30%的白馬爾維薩(White Malvasia)葡萄,其作用就是讓基安蒂的酒體變得易飲,但弊端是這樣的特性很難使它成為一款嚴肅認真的葡萄酒。那時候基安蒂葡萄酒都裝在一種叫作“Fiasco”的藤編瓶子中販賣,這被證實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商業營銷手段,但卻沒有出現一款值得驕傲的酒。

1940年代,馬裏歐侯爵(Marchese Mario Incisa dellaRocchetta)與他的妻子在托斯卡納海岸邊的博格利(Bolgheri)的一個馬場定居下來。那時候,博格利被認為是一個不適宜種植釀酒葡萄的地區。然而,馬裏歐侯爵對於釀出受到市場認可的葡萄酒並不感興趣,他一心隻想釀出能讓自己和妻子滿意的葡萄酒。他從法國波爾多的名莊拉菲酒莊引進了赤霞珠葡萄藤,並栽種在自己創辦的聖圭托酒莊(Tenuta San Guido)裏。他選擇用法國橡木桶陳釀葡萄酒,而不是像大部分的基安蒂酒莊一樣用大型的斯洛文尼亞桶。最初這樣釀造出來的酒,依然帶有鄉村風味,但已經不錯了。幾年之後,馬裏歐侯爵釀的酒有了很大的進步,酒越做越好,而且風格完全不像其他大部分的意大利酒。這一款最終被叫作西施佳雅(Sassicaia)的葡萄酒,為超級托斯卡納運動埋下了種子。

西施佳雅葡萄酒通過它優異的品質獲得了一些名聲,這在以往的意大利葡萄酒市場是非常少見的。然而,西施佳雅的影響還是有局限的,再說它的產量也非常之小,我們隻能說它在超級托斯卡納運動的道路上,以及意大利葡萄酒發展的曆史上,留下了一小個腳印。然而在托斯卡納,曾經,以及現在依然對超級托斯卡納運動產生重大影響的一個人是皮埃羅(Piero Antinori),以及他背後的安東尼世家,基安蒂地區最大的葡萄酒世家之一。如果追溯到600多年前,還能夠查到安東尼世家與馬裏歐侯爵世家的親戚關係。皮埃羅在西施佳雅的釀造與調配配方還在小嬰孩的時候,就進行了品嚐,並了解了它的優異品質。1968年,安東尼男爵說服馬裏歐侯爵讓他代理銷售250箱西施佳雅葡萄酒,結果造成空前大熱。1978年,西施佳雅在倫敦贏得了世界最佳赤霞珠的稱號。而如今,西施佳雅已經擁有了自己的獨立分級DOC名稱,這也是意大利唯一一個擁有獨立DOC命名的酒款。

然而皮埃羅並不僅僅被西施佳雅這款酒驚豔到了,他還意識到博格利這片土地極具潛力的風土特性,以及引進新葡萄品種的價值。他甚至認為,他可以放棄基安蒂DOC的等級,自動降級為VDT餐酒,以便可以使用不同的葡萄釀出更好的葡萄酒,這將會是商業上的大成功。他開始仔細鑽研如何能使酒擁有更好的品質。最終發現,通過剔除白馬爾維薩葡萄,他的酒能夠擁有更強健的酒體,以及擁有更長的尾韻。他還嚐試了在桑嬌維賽葡萄酒中加入波爾多的葡萄品種。

用桑嬌維賽混合國際型葡萄品種的想法在意大利並不算一件新鮮事。記錄顯示,早在18世紀,就有人這麼試過了。根據如今意大利的DOC級別係統,這樣混釀而成的酒一定得歸入VDT餐酒的行列,作為意大利分級製度下最低級別的葡萄酒。一般來說,貼上VDT的酒標意味著酒莊莊主沒能做好自己的工作,釀出一款好酒。然而富有市場營銷技巧的皮埃羅,卻有信心打造一款能夠賣出大價錢的VDT葡萄酒。在1970年代,基安蒂的分級製度並不允許使用100%的桑嬌維賽釀酒,然而皮埃羅認為使用單一品種的桑嬌維賽,能夠釀出更好的酒。1971年,安東尼世家推出了他們的一款叫作“天娜(Tignanello)”的新酒,這款酒一般被認為是第一款意義上的“超級托斯卡納”葡萄酒。1971年的天娜使用了100%桑嬌維賽(1975年開始,天娜中加入了20%的赤霞珠),並在小型法國橡木桶中陳釀。這樣的一款酒立刻獲得了市場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