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相親節目女性元素解析
廣播影視評論
作者:李大偉
摘 要:時下相親類電視節目在各大衛視熱播,引發了“剩男剩女”“富二代”“拜金女”等社會問題的廣泛熱議而備受關注。本文以江蘇衛視《非誠勿擾》欄目為例,從節目設計即節目題材、節目形式、舞台設計、話語、女嘉賓氣質的多樣性等五個方麵分析女性社會地位的變化。並結合節目進行文本分析,深入挖掘女性主導的表象下男權中心的隱形控製,從性別分析的角度,分析相親節目傳遞出的性別意識的變化,引發人們對性別意識的思考。
關鍵詞:電視相親;女性地位;性別意識;父權製(男權)
中圖分類號:G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3)08-0087-03
自2010年起,電視相親節目成了最熱門的電視欄目,而且收視率節節攀升。由於強烈的社會反響,各大電視台紛紛推出相親節目,如江蘇衛視《非誠勿擾》、湖南台的《我們約會吧》、浙江台《為愛向前衝》、山東台的《為愛來敲門》等。其中打著“隻提供邂逅,不包辦婚姻”口號的新派交友節目《非誠勿擾》是最具影響力也是收視率最高的一檔欄目,自2010年初開播以來,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剩男剩女”、“拜金女”、“富二代”等社會熱點問題的廣泛討論。在節目的形式和內容中植入了女性主導的思想,在視覺和思想上給觀眾以女性至上的價值衝擊,這是否體現了中國女性社會地位的變化?觀眾在這種女性主導的觀念引導下是否真正擺脫了男權中心的控製?
“相親”在中國的文化土壤上是有著鮮明時代烙印的。國內相親主題節目的開山鼻祖是1988年陝西電視台《電視紅娘》,以“牽紅線”為質樸的節目宗旨,兩三年就因運作不成熟而結束。九十年代後期,湖南衛視的《玫瑰之約》成為第二輪電視相親節目的佼佼者,第一次用娛樂化的方式, 給未婚青年男女打造表現自己、尋找緣分的舞台。”運作八年後停播[1]。近兩年新一輪電視相親節目再度來襲,新型電視相親節目的火爆熒屏,不僅僅反映的是 80 後、 90 後婚姻、 戀愛、家庭觀念思想的碰撞, 在一定程度上更是現在社會男女性別關係的折射。許多觀眾在觀看《非誠勿擾》節目時,發現與以往電視相親節目中一對一“相親”的形式不同,節目中處處展現了女性優先,並有人提出電視媒體已經步入女性消費時代——即“男色”時代[2]。
一、節目形式——女性主導,男權出讓
相親原本是私人領域的問題,是生活性的內容,而電視媒體將其搬上熒屏,從傳播學的理論講是“人際傳播介入大眾傳播”,從社會學的角度講是“私人化領域走向公共化領域”。人際傳播是指個人與個人之間的直接的麵對麵的信息溝通和情感交流活動。大眾傳播則是特定社會集團利用報紙、雜誌、書籍、廣播、電影、電視等大眾媒介向社會大多數成員傳送消息、知識的過程[3]。人際傳播介入大眾傳播,將原來個人與個人的信息溝通和情感交流活動通過大眾媒體向社會大多數成員發送,並贏得多數人的關注。從傳播內容來看,婚戀家庭多為私人化領域的內容,僅限於個人與個人的小範圍傳播,但相親節目的出現打破了這一格局,將大眾普遍經曆的私人化領域信息,放置在一個公共化的領域內。在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性別模式中,女性往往被貼著“內”的標簽,主要負責家庭生活等私人化領域,並且女性在這個私人化領域中母親、妻子等多重角色承擔著怎樣的責任和壓力是無人問津的[4]。現如今,隨著時代和經濟的發展,女性慢慢從單一的家庭角色中脫開身來,走進社會的公共領域,接受教育、參與經濟勞動、參政,承擔起多元社會角色。因此,節目首先從題材上將私人領域的問題輸入公共文化領域,以傳媒的手段模糊了“內”“外”的界定,淡化了戀愛婚姻家庭是狹隘的私人領域問題的觀念,矛頭直指隊伍不斷壯大的“剩男剩女”們的婚戀問題,提供了一個可以開放地選擇伴侶的平台。
24位女嘉賓的位置在舞台的製高點,背後燈光絢麗氣場十足。男嘉賓從出場就是坐著升降機“降”下來的,站到平地的台中央又不得不微仰著頭麵對眾多美女的俯視。這種將男性“降級”的設計,強化了男性“被看”,女性“主導”的表現力。應該說主創團隊敏銳的察覺到女性地位在社會上的崛起和女性意識在人們思想中的形成,勢必對觀眾心理產生影響:女性觀眾迫切地渴望從媒體信息中看到女性權力彰顯的表現,而男性也漸漸在心裏形成“尊重”的概念。因此,不管是湖南衛視《我們約會吧》雙胞胎節目中男選女的形式,還是浙江衛視《為愛向前衝》中男生選出最不喜歡的女生的環節,這樣的設計都不夠精明,收視為這一點做了佐證。
另外,男女嘉賓作為《非誠勿擾》舞台上最重要的“風景”,其豐富的形象、多元的氣質更加具象化生動化。女嘉賓中有來自韓國的李淑嫻、烏克蘭姑娘杜蘭妍、泰國姑娘李愛娘、還有來自日本的佐藤愛等等,而男嘉賓中也有來自瑞典的麥克、埃及帥哥穆小龍等等,他們帶來格局異域風情的語言表達、民族服飾,以及不同國度的友人對中國文化的認同。這種突破了空間限製的運作方式,使每一個參與者無論是主動選擇的女嘉賓還是被挑選的男嘉賓都成了一個獨立而鮮明的主體,一定程度上顛覆了文化上的等級製度、性別的等級製度,此時的舞台不僅僅是相親的平台,更成為一場不同性別、文化相互融合的場所,讓每一個嘉賓在追求幸福路上都感受到尊重,也讓電視機前的觀眾大飽眼福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