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近代抵製洋貨運動反思當代“抵製日貨”(1 / 2)

從近代抵製洋貨運動反思當代“抵製日貨”

曆史哲學

作者:高立彬

摘要:近代以來,伴隨著民族矛盾和民族危機的加深以及資本主義工商業和民族資產階級的成長,抵製洋貨運動作為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鬥爭方式愈演愈烈、此消彼長。在當前國際國內形勢處在深刻變革的複雜情況下,國內“抵製日貨”運動又有了很大程度的“複興”。本文將從抵製洋貨運動的起源與發展入手,分析抵製洋貨的動因,反思抵製洋貨運動的曆史局限和“抵製日貨”的現實局限。

關鍵詞:抵製洋貨 國家利益 民族情緒 反思 抵製日貨

一、抵製洋貨運動的起源與發展

(一)抵製洋貨運動的起源。自19世紀初開始,輸入中國的鴉片數量不斷增加。為了不造成“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的局麵,1839年林則徐主持了轟轟烈烈的虎門銷煙運動,這場運動不僅作為鴉片戰爭的導火索,也是近代抵製洋貨運動的起源。

究其原因,一是因為作為中國近代史開端的鴉片戰爭,使得中國被迫打開國門,同時也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二是因為虎門銷煙是近代曆史上第一次反對資本主義商品輸出的運動,由此也拉開了近代反對外來侵略的序幕。

外來侵略導致民族矛盾和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新的生產方式的傳入刺激了中國民資資本主義工商業和民族資產階級的成長,由此也開始了中國近代抵製洋貨運動的愈演愈烈、此消彼長。

(二)近代較大規模抵製洋貨運動。近代中國主要有三次較大規模的抵製洋貨運動,分別是抵製美貨運動、抵製日貨運動和抵製英貨運動。

一是抵製美貨運動。1904年,美國政府強迫清政府維持原有的排華條約,繼續為自己的排華政策提供法律支持,這引起了海內外華人的極大憤慨。因此國內爆發了聲勢浩大的抵製美貨運動,這也是近代中國第一次大規模抵製洋貨運動。二是抵製日貨運動。近代抵製日貨運動主要有兩個大的階段,一是1915年反對“二十一條”的鬥爭和五四運動期間,二是抗日戰爭期間。由於在日本的對外侵略戰爭中,中國受侵略最深、抗戰最久,因此抵製日貨運動是中國近代曆史上曆時最長、規模最大、影響最大的抵製洋貨運動。三是抵製英貨運動。1925年,五卅運動在上海爆發,遭到了英國等外國侵略者的血腥鎮壓,釀成了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伴隨著當時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形勢,掀起了一場以抵製英貨為主的抵製洋貨運動。

二、抵製洋貨的動因分析

(一)抵製洋貨運動的曆史需要。回顧古往今來抵製洋貨運動的動因,無外乎就是兩點原因:民族情緒和國家利益。正是因為國家利益的要求和民族情緒的驅使,才使得抵製洋貨運動此消彼長。

從政治層麵來看,近代中國政治凋敝、外交軟弱,中國人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奮起反抗外來侵略,民眾的和平抵抗方式主要是“三罷一抵”,即罷市、 罷工、 罷課和抵貨,而抵貨是相對成本最小、最易實現的鬥爭形式;從經濟層麵上來講,民族工商業的發展壯大需要有相當程度的“提倡國貨”運動,因此抵製洋貨和提倡國貨就成為了一對孿生兄弟,在客觀上也是支持了支持民族工商業的發展;從民族情感的層麵來講,這是最易刺痛中國人神經的部分,也成為一次又一次反對外來侵略鬥爭的導火索,抵製洋貨運動也起到了宣泄民族情感的作用。

(二)抵製洋貨運動的階級需求。在近代抵製洋貨過程中,以學界、商界、工人和政黨等為代表的中國各階層聯合起來置身其中並且各有作為,開展了一場具有相當普及性的群眾性愛國運動。

從學界來講,學生群體是近代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也是具有先進覺悟的進步階層,因而他們是抵製洋貨運動中最活躍、最激進的力量,同時他們也是整個運動的主力軍和生力軍;從商界來講,也就是民族資本家階層,他們在抵製日貨的過程中具有兩麵性,一方麵為了救亡圖存,另一方麵提倡國貨促進民族工業的進一步發展滿足自身利益;從工人等下層民眾來講,由於無產階級的最堅決、最徹底的革命性,他們也就成為抵製日貨運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通過抵製洋貨來實現自身階級訴求,在工會等團體的組織下,他們拒絕搬運洋貨,並使用國貨,對抵製洋貨運動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從政黨等政治力量來看,通過呼籲和領導抵製洋貨運動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和政治抱負,從1932年中國共產黨發布的《中央關於抵製日貨的決議》中 “必須最堅決的執行抵製日貨的工作,把抵製日貨的領導權拿到我們自己手裏。”就可以看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