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管理大師張鴻雁談“大創意”(2 / 2)

大創意需要激情,大創意引爆了強大的激情風暴,才能使創意充滿生氣,蓬勃的生氣又促使創意向更進一步的深度發展。

有一部外國電影說了這麼一個故事——

一位功成名就的大企業家,有一天突然感到自己的思維枯竭了,雖然他已擁有大量財富,但他卻日益感受到一種失落感:難道自己的智慧隻能產生如此的資本嗎?對於資本家來說,資本是一種負擔和責任。

有一天他突然產生了一個大膽的創意:生命的價值和樂趣在於創造而不在於守成,當初自己白手起家時是何等的富有樂趣,那麼,現在自己能不能再創一次業呢?能不能再尋找一次用金錢也買不到的感覺呢?

結果他悄悄地將自己所有的財產捐獻給了慈善機構,使自己又真正的變回了窮人。回家後,他對家人說:“我已經虧損了所有的資本,咱們能不能還像當年白手起家時那樣創造和勞動?當然家人也隻有同意他的選擇。於是,一家人又向以前那樣辛勤勞作了。

他去一家公司求職,公司總經理問他以前做過些什麼?他說自己做過總經理。這家公司的總經理笑了:可惜我們不需要總經理!他說,自己是來求職的,幹什麼都可以。於是他就被接受為清潔工。他回到家之後,興衝衝的告訴家人:我有工作了。

幹什麼都必須幹得最出色,這是他的信條。當清潔工他同樣幹得很出色:他每天上班都要早到一些時間,打掃完衛生以後,他還為每一位同事沏上一杯咖啡,同事們都對他產生了良好的印象。對老板他也同樣恭恭敬敬,當他發現公司有什麼問題或者總經理遇到什麼難題,他總是利用以前工作中的豐富經驗,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寫在一張小紙條上,規規矩矩的壓在老板的辦公桌上。過了一段時間,老板發現了他的傑出的管理才能,開始起用他搞管理。他管理的部門工作做的紅紅火火,依然如他的信條,幹什麼都必須最出色。很快他就被老板委以重任,最後坐上了總經理的位置,成為出色的企業領導人。

一個人從成功到遭受失敗,然後又從頭開始的例子很多,而一個人成功後又自動歸零,然後又重新開始卻是很少的,這時他拋棄的不僅僅是財產,還有許多世俗的觀念,而他保留的則是他的思想、他的信條、他的行為準則。其實,這件事的本身就是一次大創意,沒有堅定的思想、沒有大智慧、沒有對生活的激情,是不可能做出這樣的選擇的。

大創意來源於獨特的思想和高深的心智,因而他的獨一無二令別人根本無法模仿。

做出大創意的人必須有把握全局的能力。如果不能對全局了然於胸、駕馭自如,其做出的創意也就缺乏氣勢、缺乏信心,從而流於一般,無法左右大局。

大創意要求打破常規,敢於創新,不拘泥於一事一物,而應該發掘出事物新的意義,創造新的意境。

大創意是天才的、卓絕的創意,是創意的最高顛峰,是所有創意人、廣告人、策劃人所不懈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

選自張鴻雁著述《陽光詭計》(該書已由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