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虛張聲勢 渾水摸魚(2 / 2)

這種將白蘭地與美國總統壽辰聯係起來的構思,是典型的因事借勢的謀略。

美國肯塔基州的一個小鎮上有企業不出名的餐廳,餐廳老板發現:每當周二的時候,來就餐的人特別少。老板幾次想扭轉這種冷落局麵,但都收效甚微。一個周二的傍晚,老板閑坐無事,便信手翻閱桌上的電話薄,翻著、翻著,老板忽然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約翰·韋恩,老板一愣,但很快明白過來:這是一個與當時紅極美國的巨星同姓同名的人,老板來了靈感,何不借用真約翰·韋恩的名字和名氣,請“假”約翰·韋恩來就餐呢?到時候,鎮上的人出於好奇,一定會光顧餐廳。老板先給“假”約翰·韋恩打了電話,邀請他攜夫人於下周二晚8點到餐廳來就餐,餐廳免費供應他雙份晚餐,“假”約翰·韋恩欣然同意。然後,老板貼出一張大海報:“隆重歡迎約翰·韋恩先生於下周二光臨本餐廳!”

大海報一貼出去,果然在小鎮上引起了轟動。人們在紛紛議論的同時,又焦急地盼望下一個周二早些來到,好一睹這位明星的風采。到了周二,餐廳的生意大增。顧客們詢問老板:“約翰·韋恩什麼時候光臨?”老板回答:“晚8時準時到達。”這一天傍晚,顧客們早早地就進入餐廳就餐;不到七點,想要就餐的人就不得不在餐廳門外排起了長隊;接近八點的時候,餐廳的內外已是人頭攢動、水泄不通了。

八點正,餐廳老板通過餐廳內的擴音器宣布:“各位先生、各位女士,約翰·韋恩攜夫人一起光臨本店,讓我們共同來歡迎他和他的夫人!”

餐廳內、外頓時鴉雀無聲,所有的人都把目光投向餐廳門口——在餐廳老板和漂亮的服務小姐的陪同下,一位矮小的、地地道道的肯塔基州老農民與他的妻子微笑著、又有些忐忑不安地迎著眾人的目光,走人餐廳。

“這就是巨星約翰·韋恩及其夫人?”

所有的人都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這隻是很短時間內的驚疑。過了一會,人們很快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餐廳內爆發出一片善意的哄笑聲,有人大喊:“歡迎約翰·韋恩!”於是,更多的人大喊:“歡迎約翰·韋恩!”人們把約翰·韋恩夫婦擁上上座,還紛紛要求與約翰·韋恩夫婦合影留念,整個餐廳一派喜氣洋洋的氣氛。

餐廳老板從邀請約翰·韋恩的成功中受到鼓舞,於是繼續從電話薄上尋找與“名人”同名的人到餐廳免費就餐。當然,老板並沒有忘記事先貼出一張大海報,遍告鎮上的父老鄉親,而鄉親們也都樂意到餐廳來“捧場”。此後,每逢周二,這企業餐廳的生意最為興隆。

某縣一個農民出身的老板,看到農民種棉花積極性很高,棉花的價倍已達3元多1斤,但長期以來,農民用的棉種自已退化,急需新棉種,而市場供應並不充足。了解到這些情況之後,他決定用棉花種子來發財。

這位老板專門跑到外地買了一些優質棉種。他買的種子並不芻,隻夠種一畝地。種棉花時,他沒有采用一般的種法,而是很仔細地先下種,然後移栽。下種時,他還專門請了縣裏的一個技術員親臨指導。他這種虛張聲勢的做法,吸引了許多人來觀看。

棉花種下以後,他多施肥,勤管理。天旱時,他勤澆水。田於管理得法,水分充足,他的棉花自然比別人長得好。棉花還未開,四鄰的村莊就經常有人來參觀。大家都對新的棉花種子稱讚不已。

到了秋天,棉花田裏一片潔日。為了進一步造聲勢,他又雇了三個小夥子和自己一起,天天晚上睡在地裏看護棉花,而目還準備了兩支獵槍。

收獲時,許多人都想買他的種子,最後人們以40元一斤的高價將種子搶購一空。為了擴大效果,這位老板編了一本種棉花的小冊子,發給買種子的人,要他們按科學的種田方法種棉,人們對他更佩服了。

由此可見,一個經商者,在一無資金,二無技術,三無場地的情況下,如果善於標新立異,利用人們的好奇心理,虛張聲勢,擴大影響,便能在短時間內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