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80年,波斯國王薛西斯[21]發動戰爭入侵希臘。這是波斯人的一次軍事冒險,過去幾十年迅速而壯闊的勝利早已成就了他們戰無不勝的神話。這個從前隻生活在現在伊朗南部平原和山地間的無名部落,突然間橫掃中東,建立了一個東臨印度、西抵愛琴海岸的龐大帝國。薛西斯也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統治者。對他而言,能夠調用的資源無窮無盡,而希臘與這個威力空前的毀滅者相比,是名符其實的小國寡民了。
其實希臘當時隻是一個概念上的國家,它眾邦林立,由一係列小城邦拚湊而成。盡管如此,希臘人還是成功地抵抗了波斯人的進攻。最有名的戰役發生在一個叫做“溫泉關”的地方[22],故事在二十世紀被多次拍成電影,講述希臘幾百壯士如何在這個險要之地成功阻止了波斯入侵者。試想一下,如果當初希臘人薛西斯的征服過程中屈服了,如果波斯人大獲全勝攻占了希臘,現在世界上還會有“西方”這個實體嗎?西方文明的源頭還存在嗎?從這個角度而言,這場發生在兩千五百年前的戰爭足以改變世界。本書作者並非一味站在希臘人的立場上指責波斯帝國,他對這場戰爭的描述相當客觀。書的前半部分一直詳溯希臘人和波斯人各自的曆史,這絕不單是為了發思古之幽情,而是隻有把這些交代清楚,才能深刻地理解這場戰爭。就像我們今天看待美國和伊朗的緊張關係一樣,伊朗的前身就是波斯帝國,想必伊朗人現在還常常懷念這個人類曆史上第一個世界性帝國的昔日光輝。伊朗重新崛起,想要發展核武器與美國較量,這種對立不也是曆史的某種延續嗎?
(主講何亮亮)
上帝之鞭
野蠻征服文明
王族,甘肅天水人,曾入伍西藏阿裏,現居新疆烏魯木齊。寫作以詩歌和散文為主,多關注地域文化。出版作品《動物精神》《風過達阪城》《遊牧者的歸途》等,獲第九屆解放軍文藝獎、新疆首屆青年創作獎等。
法國曆史學家勒內·格魯塞[23]在《草原帝國》中寫道,阿提拉、成吉思汗,這些偉大的野蠻人闖入了發達的文明地區,他們是被派來懲罰西方古代文明的,他們揮舞著“上帝之鞭”名揚四海。後來,一位中國作家就以“上帝之鞭”為名,記述了昔日三位偉大的野蠻人統帥的豐功偉業,於是有了這本《上帝之鞭:成吉思汗、耶律大石、阿提拉的征戰帝國》。
作者王族是甘肅天水人,曾在西藏當兵,後來住在新疆烏魯木齊。生於斯長於斯的西北背景使他一直沉湎於西域早年的曆史時空,對三位曾經馳騁歐亞、建立起龐大帝國的統治者多了一份透徹的理解與分析。
提起阿提拉[24],現在的中國人可能了解不多,他在西方可是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在古代歐洲,不論是高盧人、日耳曼人、汪達爾人還是斯拉夫人,聽到阿提拉的名字就會魂飛魄散,甚至很多母親在哄孩子的時候會說:“安靜!安靜!阿提拉來了。”
阿提拉是起源於阿爾泰山的匈奴人的統帥,當年他率領著匈奴大軍一路西進,最後一直打到羅馬。對當時的羅馬而言,匈奴人創造的文明程度當然低多了,因此阿提拉帝國是曆史上第一個由東方人在西方建立的、野蠻戰勝文明的帝國。馬克思曾在書中提到過阿提拉,他在今天中國新疆一帶留下了很多足跡,作者在這本書展示了搜集到的相關資料。
耶律大石[25]的名氣不如阿提拉,作為一位契丹族英雄首領,在現今中國的東北、西北和蒙古一帶長期征戰,開疆拓土。雖然他也建立了一個帝國,但這個帝國隨著他肉體的死亡而灰飛煙滅,因為沒有子孫來延續帝國的基業。
至於成吉思汗,他的聲名無疑最為顯赫,他所建立的豐功偉業也遠超前兩位。在曆史上,成吉思汗這個名字本身就成為東西方史學家一個共同的、永久的主題。與阿提拉、耶律大石一樣,成吉思汗也依靠遊牧民族的鐵騎建立起了龐大的帝國,甚至有曆史學家認為,正是歐亞帝國的模式首次開創了人類曆史上的全球化時代,那個時候,帝國之內的貿易得以暢通無阻,而宗教,文化的傳播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上帝之鞭對人類文明曆史的成長和進化到底起了什麼作用呢?是否真的如勒內·格魯塞所說,是上帝用來懲罰先進文明的一種力量呢?關於這個話題,顯然還有著很大的討論空間。
(主講何亮亮)
[1]引自thomasakempis(1380-1471)的《遵主聖範》(deimitationechristi)。這本書在天主教會內頗有聲譽,地位僅次於聖經,敦促信徒在生活中實行基督的道德教訓並親身經驗他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