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夠了!創意(4)(2 / 2)

[3]米其林指南對於餐廳的介紹一般隻列出地址、電話、主廚姓名、基本消費、兩種當地著名的葡萄酒、三種招牌菜、每年餐廳休館時間,以及接受信用卡的種類。主要使用下列符號:①叉匙:根據餐廳的表現,給予一到五個叉匙符號;②兩個銅板標誌:表示提供不超過16歐元的簡單餐飲;③交叉的湯匙和叉子標誌,表示餐廳的等級,後來又有星星標誌作為最高等級。

[4]2007年米其林在東京推出日文與英文版的《米其林指南--東京篇》,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被納入《米其林指南》評選的國家;2008年底,《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篇》推出,並成為《米其林指南》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敲門磚。

[5]歐仁妮·德·蒙蒂若(eugéniedemontijo,1826-1920)是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拿破侖三世的妻子,人稱歐仁妮皇後(也譯為尤金妮婭皇後或烏婕尼皇後)。歐仁妮皇後以美貌和時髦著稱,成就了許多時尚奢侈品牌,如路易·威登皮具與嬌蘭香水。

[6]馬來西亞拉茶,是一種用特殊工藝製作的奶茶,其做法是先將紅茶泡好,濾出茶渣,並將茶湯與煉乳混合,倒入帶柄的不鏽鋼罐內,然後一手持空罐,一手持盛有茶湯的罐子,將茶湯以約一米的距離倒入空罐,由於茶湯在倒入過程中,兩手持罐距離由近到遠,近似於拉的動作,故名“拉茶”。拉茶的目的是令奶茶的口感更香滑,讓杯中的奶茶產生豐富的泡沫。

[7]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clark,1903-1976),英國美術史家,曾任倫敦國立美術館館長、牛津大學美術史教授、英國藝術理事會主席等職。另著有《文明史》和《風景畫論》等。

[8]碧娜·鮑什(1940-2009),德國人,現代舞編舞者,作品以悲傷融合幽默知名。代表舞作有《春之祭》《熱情馬祖卡》等。她的舞蹈劇場(tanztheater)和美國後現代舞蹈(postmoderndance)及日本舞蹈(butoh)並列為當代三大新舞蹈流派。

[9]威廉·理查德·瓦格納(wilhelmrichardwagner,1813-1883),德國作曲家、劇作家、指揮家、哲學家。主要音樂作品有《女武神》《眾神的黃昏》等,音樂具有宏偉的氣魄,富有改革精神。據說希特勒曾叫人專門為他演出瓦格納的作品,並感動得流淚。青年時期的瓦格納思想傾向於“德意誌”,寫過許多狂熱激進的文章,甚至參加過德累斯頓的革命,並認同戈比諾(arthurdegobineau)的雅利安種族主義理論。由於瓦格納的反猶太主義思想以及納粹的原因,以色列國內一直禁止上演瓦格納的作品。

[10]丹尼爾·巴倫博伊姆(danielbarenboim)(1942-),以色列鋼琴家及指揮家。天才兒童,八歲登台。先後指揮過以色列愛樂樂團、費城管弦樂團、紐約愛樂樂團、倫敦交響樂團、英國室內樂團等。擅長演奏貝多芬和莫紮特的鋼琴作品,演奏風格以浪漫熱情服從於古典形式,使形式與內容達到平衡而著稱。

[11]薩義德(edwardw.said,1935-2003),哥倫比亞大學英國文學與比較文學教授,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文學與文化批評家之一。代表著作有《東方學》《文化與帝國主義》《知識分子論》等。

[12]美泰公司(mattel),全球最大的玩具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州,在兒童產品的設計、生產、銷售方麵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13]分形(fracta1)理論是非線性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於傳統的歐氏幾何以零維、一維、二維、三維、四維對應的點、線、麵、體和時空來描述物體的形狀,而是用“分維”(fractaldimension)來描述大自然.事實上任何物體的微觀平麵都是凹凸不平的,因而歐氏幾何所描述的對象嚴格來講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14]保羅·史川德(paulstrand,1890-1976),二十世紀美國攝影界代表人物。其影像生涯極長,一直孜孜不倦地拍到八十六歲逝世為止。一生涉獵過的題材極廣,人物、風景、靜物、抽象,無一不精,被稱為“影像英雄”。

[15]亨利·卡蒂埃-布列鬆(henricartier-bresson1908-2004),法國著名人文攝影家,被譽為“現代新聞攝影之父”,是“決定性瞬間”(thedecisivemoment)理論的創立者與實踐者。這種美學觀念特指使用抓拍手段,在極短暫的幾分之一秒的瞬間將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物加以概括,並用強有力的視覺構圖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