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醒醒睡吧
前沿
作者:互聯網解剖師
東三環,雙井橋南。在一排紅紅綠綠的店麵招牌中間仔細尋找,你會看到一個裝飾成藍色調的門店,玻璃窗上有模糊的白色“MEIZU”字樣。可惜這裏大門緊閉,遮著布簾,門上貼著張白紙,湊上去看,是某餐館要裝修的安民告示。
這似乎是魅族現狀的一個縮影。
魅族是國內最早做智能手機的品牌,也是國內第一家用互聯網思維來做手機的廠商。剛開始魅族做的是饑餓式營銷,用論壇與粉絲互動,靠口碑營銷。黃章跟在喬布斯後麵亦步亦趨,注重工藝,注重品牌,魅族第一款產品M8的硬件號稱跟iPhone3完全一樣,但推出時售價隻有2380元和2880元。雖然它的操作係統推遲了一年才發布,但這並不妨礙“煤油”(魅族粉絲自稱)徹夜排隊搶購的火爆場麵。
後來這一切又在小米那裏重演。不同的是,後起之秀小米如日中天,今年上半年的出貨量達到703萬台,估值高達90億美元,而“大師兄”魅族苦心積累起來的優勢在新的競爭環境中正逐漸喪失,不到100萬台的出貨量,更是相形見絀。當然,這100萬台隻是業內人士一個粗略的估計,魅族官方從沒有公布過自己的銷售數據。但黃章依然我行我素,在一些人眼裏,“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假裝睡覺的人”。
沒落的大師兄
魅族是牛過的。創始人黃章有資格在魅族論壇上對“煤油”大吼:“不喜歡就滾。”據說聯通終端部的老總曾經去見他,他都不見。魅族幾乎每款手機上市,都曾引起粉絲的排隊搶購。黃章自己在魅族論壇上說,M8當時最高日出貨量達到5000台,而它極力模仿的對象iPhone3在國內上市一周才賣了5000台。
多聽共創、福得資本合夥人邢開說,或許魅族當年徹夜排隊的購買者當中有水軍,但是肯定有很大一部分真實的粉絲。魅族有造勢的成分,誰敢說小米沒有呢?
但競爭環境和競爭對手都已改變,而“過於自信”的黃章似乎依然試圖固守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從沒有想過主動求變。
在創新穀創始人、前華為互聯網業務總裁朱波看來,黃章的心態是做一個自娛自樂的封閉係統。他不需要做太大,在中國占據一個很小的細分市場足矣。而雷軍有國際化視野,站在行業領導者的位置上來看問題,戰略布局宏大。小米多次融資,估值飆升,而作為大師兄的魅族,依然由黃章100%控股。
魅族還是以一年一款的速度推出新手機,從2009年正式推出M8之後,又相繼推出M9和MX係列。很多人認同這樣一個評價:魅族是國內廠商中最注重產品的。注重工藝細節,注重操作係統Flyme的設計以提高用戶體驗,這曾經是魅族著力打造的品牌形象。但一位曾經的煤油說,現在單純說一個手機廠商注重產品,就等於說這個姑娘很善良,因為找不到其他優點了。
現在,硬件迭代速度加快、手機廠商普遍在加快產品更新速度。華為會同時推兩三款新手機,小米今年也同時推出了2A和2S兩款新機。相比之下,魅族遠遠低於很多廠商的進度,往往是芯片出來一年以後,產品才出來。配置上毫無優勢可言,外觀上再怎麼革新也起不到本質的作用。大可樂手機創始人丁秀洪也持這個觀點:現在手機已經變成消費品,一部手機的生命周期就是半年,半年之後,配置就落後了。
此外,原生安卓係統一開始不太成熟,可以進行大麵積的修改,但是現在已經越來越成熟,能改的東西也越來越少。並且因為安卓的開放性,有個程序員就能改一改,魅族在操作係統上的優勢也在逐漸喪失。
邢開說,魅族的MX2,無論是窄邊設計,還是硬件配置,都很平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