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技術宅做營銷(1 / 2)

技術宅做營銷

快鯉魚

作者:沈淩莉

“我們是數據驅動的模式”,這是“孔明社交管理平台”(下稱“孔明”)創始人鄂威對客戶最常說的一句話。孔明的思路是,基於社會化媒體全網的數據,幫企業尋找目標用戶,也就是哪些人確實需要這個產品,同時找到可觸達這些用戶的方法,以此幫助企業提高銷售量,而不是以營銷創意,幫客戶漲粉絲。

孔明在2010年成立,直到2012年,這個團隊都是清一色的技術宅,幾乎沒有專業的營銷人員。這使他們從一開始就與國內外其他社會化營銷公司的打法不同。目前孔明有1.7萬家企業用戶,分布在多個行業,既有Nike、上海大眾、好奇寶寶紙尿褲等傳統企業,也有美麗說、蘑菇街等互聯網公司。2011年,孔明獲得了富達亞洲風險投資的A輪投資。

孔明的產品分為幾個部分:社會化媒體管理軟件、目標用戶分析服務和其他的增值服務。第一部分和大多數社會化媒體管理工具一樣,相當於為企業建立營銷指揮中心,可以在一個平台上管理多個社交媒體賬戶、發布內容,同時監控負麵反饋,並與用戶互動。但後麵的目標用戶分析才是孔明最核心的部分。

“微博微信即使沒了,我們也能做很多事”

鄂威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係,後到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繼續攻讀計算機碩士。他的創業搭檔馮超與他在國外相識,學計量經濟學,用數據模型預測經濟指數是他的強項。2010年前後,在企業大數據分析領域美國已經有了幾家上市公司,鄂威和馮超有了共識:數據分析能力將成為未來所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這個價值在國內是被低估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但這兩位技術牛人對於拿數據去做什麼卻很困惑。當時國內已經有幾家做大數據分析的公司,主要是為電信運營商分析怎樣的用戶適合用什麼樣的套餐。但這項服務並不被電信運營商重視,所以這些公司活得並不好。

“數據挖掘有價值,但不能亂挖。尤其對於小公司來說,可玩的東西不是很多,選擇上要尤其慎重。”鄂威之所以最終選擇了與營銷相關的業務,是因為其受到上一份工作的影響。在創業之前,他在一家美國互聯網廣告公司Proximic工作,這家公司開發了一種新的廣告技術——“字符串匹配技術”來發布在線廣告。鄂威是這家公司的第四位員工,後來成為其中國市場的開拓人。

綜合考量下來,鄂威覺得在營銷廣告領域數據分析的作用是最大的。於是,2010年,創立公司之後,鄂威從清華計算機係招募了一些師弟師妹,也都是技術人員,準備開始以數據挖掘的方式做企業營銷。

此後,孔明在數據源的問題上探索了大半年的時間。最初孔明進行基於Cookie的數據挖掘,但Cookie記錄的是與計算機和瀏覽器對應的數據,鎖定的用戶身份並不唯一,數據分析難以準確,Cookie數據分析營銷的效果並不太好,不能真正做到“把正確的廣告在正確的時間放到正確的人麵前”。新浪微博上線半年之後,看到其迅猛的發展速度與社交賬號的唯一性,鄂威意識到社會化媒體數據的潛在價值,於是,確定了要基於社會化媒體做企業營銷。目前,孔明的數據來源主要是幾大微博平台、微信、人人網、開心網及論壇等,同時也包括一些新興的社交平台比如啪啪等。

數據來源於社會化媒體,但幫企業觸達用戶的方式則不限於此,微博大號是其中一種。孔明的策略是,所有的線上線下渠道都可以作為觸達方式,這取決市場和平台策略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