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洪秀全其人(1 / 2)

1843年那年,在廣州的鄉試時,舒淩雲和洪秀全因為年齡和境遇相仿,都是前次都落第的人,會有些共同語言,那段時間可謂是朝夕相處,一起溫書食宿,抵足而眠,甚至閑來還一起狎妓飲酒,狂歡作樂,不敢說非常了解,對洪秀全的深淺,舒淩雲自詡還是知道一些的。

鄉試失敗後,舒淩雲也曾經抱怨過時運不濟、自己空有一腔誌向卻是報國無門,對滿清的貪官汙吏和當時的時局,私下來也痛罵過,對滿清政府的無能昏庸也是指責不少。

但舒淩雲還算是一個理性和現實的人,知道自己或許沒有走科舉之路的機緣之後,也就選擇了認命,作了一名帳房。雖然不敢說大富大貴,但總好過窩在家裏死讀書,讓家人供著自己了。

但自從跟著移民來到了北美,見到了北美共和國在一群平均年齡不過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的領導下,處處呈現一派生機盎然、蒸蒸日上的景象,他不得不心悅誠服的以為,這世界還是山外有山,人上有人的。

自己沒有考上科舉,確實是自己技不如人,根本怪不得誰。

如今一路上聽廖喜雲對洪秀全這幾年來的所作所為,洪秀全居然忽悠了上萬的人跟隨他去造滿清的反,他感到十分的震驚。

洪秀全有多少治國之才,別人不知道,他還不知道嗎。莫說洪秀全不會成功,就算他真的成功了,就憑他那狹小的心胸和鼠目寸光的見識,誰又敢說就是天下百姓之福。

二人一同在廣州備考的時候,洪秀全經常跟他說起自己做過的一個夢。洪秀全第一次鄉試,因落第受到打擊一度昏迷,病中很清晰的記得一個老人對他說:“天下百姓受苦,上天派了你來到人間斬妖除魔,匡扶黎民,你可千萬不要忘記了自己的命命。”

盡管隻是一個夢,但洪秀全卻深深的印在了腦海中,二人小坐飲酒的時候,還經常在舒淩雲耳邊念叨。那時候,舒凃雲也隻當是好友的自我安慰,笑笑也就過去了。

自廖喜雲那兒聽到的消息,貌似洪秀全那次和自己一起落第之後,又得了洋人的傳道的小冊子,把那個夢當作真的了。

隻是舒淩雲不解的是,就憑他洪秀全的斤兩,他真的能鬧出什麼動靜來?不過,不管洪秀全到底能幹出啥,他現在首要的是盡快聯係到洪秀全,並盡快完成國安部安排給他的任務,從而幫助共和國成功的切入左右滿清大勢的局麵中去。

而他們計劃在香港島開設的商鋪,售賣從共和國運過來的貨物的做法,不過是為了他們切入洪秀全運動的幌子而己。

如今已經是1850年的九月份了,按照廖喜雲的預測,來年的一月份,洪秀全就將舉起他的造反大旗?隻是他仍不相信,就憑他洪秀全,他也有這膽略和勇氣?

舒淩雲沒想到,他這回失算了,倒真的是小看了洪秀全了,他沒有想到的是,洪秀全雖然在廣東地區沒有鬧出大的動靜來,卻跑到文本的山區裏,忽悠了一大群貧窮百姓,忠誠的跟隨著他。

那年鄉試落第之後,洪秀全得了廣州收到的基督徒梁發的《勸世良言》一書,把書中內容與自己以前大病時的幻覺對比,認為,自己受上帝之命下凡誅妖,認為自己之所以諸事不順,就是被儒家的孔孟之道害的。

一氣之下,拋開了孔孟之書,不再做一名儒生而改信了基督教的教義,索性把家裏的孔子牌位換成了上帝的牌位。雖然未曾讀過《聖經》,洪秀全卻開始逢人便宣傳他所理解的基督教教義,稱之為“拜上帝教”。

他說:“人心太壞,政治腐敗,天下將有大災大難,唯信仰上帝入教者可以免難。入教之人,無論男女尊貴一律平等,男曰兄弟,女曰姊妹。”洪秀全尊耶和華為天父,基督為天兄,不過洪秀全的“拜上帝教”跟主流的基督教在教義上相差甚大,洪秀全自稱耶穌之弟,天父之次子,下到人間來替天行道。

鴉片戰爭之後,滿清政府簽下了一係列不平等條約,使歐美列強得以從政治、經濟各方麵大肆侵華。清政府為了支付高達2800萬元的戰爭賠款和贖城費,彌補由於鴉片大量輸入而造成的財政虧空(道光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平均每年流出白銀1000萬元),加緊橫征暴斂,增加稅收一至三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