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三十年(1850)六月,洪秀全以武裝起義時機已然成熟,向各地拜上帝會會眾發布總動員令,命務於當年十月初一日以前到達金田村集中“團營”。
各地會眾接到團營命令,紛紛響應立即變賣田產家業,偕全家老小奔赴金田。
因為他們相信,隻要他緊緊跟隨著洪秀全,就一定能進入洪秀全給他們描繪的天國之中,在那裏,大家豐衣足食,無憂無慮,不要綱糧,不要服役。隻要他們選擇跟隨,美好的生活就在不遠處等著他們。
中國的百姓就這麼正真的堅信著他們的領袖,盲眾的跟隨著他們,從一個虛走向另一個虛無。千百年來,反複重複的上演這一幕幕自相殘殺的悲劇。
先後參與團營的,來到金山村的,包括紫荊山區會眾兩千餘人,秦日綱率領的貴縣龍山失業礦工千餘人,蘇十九率領的桂平饑民千餘人,黃文金率領的博白會眾二千餘人,賴九率領的陸川會眾數千人,石達開率領的貴縣會眾數千人,以及金國附近千餘人,合計二萬餘人。
其中有漢人、還有不少的僮族、瑤族等少數民族會眾。到達金田以後,百姓們主動的將變賣家產所得悉數上交“聖庫”,各人衣食雜用均從“聖庫”領取,所有團營會眾皆按男女分營,實行軍事編製,禽軍械、被服、旗幟,接受軍事訓練,並時準備著與清軍進行作戰。
道光三十年(1850)十一月,各路拜上帝會會眾陸續到達金田團營。當時洪秀全、馮雲山正在廣西平南縣花洲山人村胡以晃家中秘密布置武裝起義事。清廣西潯州協副將李殿元出巡平南思旺圩,探知花洲一帶有拜上帝會會眾聚會,於是同署平南知縣倪濤、秦川(即思旺)巡檢張鏞等人緊張地率領一隊兵勇、團練前往,全麵封鎖路口,斷絕花洲與外界交通,試圖將會眾們圍困住。
洪秀全一麵組織當地會眾準備抵抗,一麵派人往金田告急。楊秀清等聞訊,急命蒙得恩率精兵數百往援。十一月二十日,在思旺圩全殲清軍,陣斬張鏞、李殿元、倪濤僅以身免。蒙得恩等教眾進入村中與洪秀全會合,次日歡天喜地護洪秀全返回了金田。
拜上帝會眾殺死了滿清的官員張鏞、李殿元等人後,更是士氣大振,聲勢也是越來越大,附近的百姓紛紛歸附。
地方官員們知道,這件事情再也捂不住了,不得不上碫滿清朝廷。
清廷得到消息,急忙調兵遣將,前往鎮壓。道光三十年(1850)十一月十二日,以前漕運總督周天爵署廣西巡撫,前兩江總督李星沅為欽差大臣,赴廣西辦理軍務。是月下旬,駐守桂平的清鎮遠總兵周鳳歧,派出息的得力部下清江協副將伊克坦布率貴州兵進剿金田村。
太平軍事先得到消息,早憶在金田外圍布下伏兵。二十九日,伊克坦布率部經過蔡村江木橋,突然伏兵四起,這些過幾百年太平日子,吃貫了鐵杆子莊稼,早將祖宗們的打仗領丟得一幹二淨的綠營清軍措手不及,立時大亂。
太平軍拆毀了他們必須要路過的木橋,切斷清軍退路,並當場陣斬了伊克坦布。周鳳岐聞報後,急急派出援兵予以救助,又被半路擊敗。太平軍取得了金田起義前的最大的勝利,徹底的將太平軍的心氣和自信推向新的高度。
道光三十年(1851)十二月初十日,洪秀全率眾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誓師起義,並提出了推翻滿清腐朽的統治,趕跑列強侵鴐的口號,太平天國革命正式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