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金田起義暴發了(2 / 2)

是日正值洪秀全三十八歲生日,拜上帝會會眾於金田村“恭祝萬壽”,宣布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

洪秀全為了約束會眾,為太平軍製定了五項紀律:

一、遵條命;所有的會眾須得遵守天父的訓斥,違令者斬。

二、別男行、女行;男女分別立營,哪怕是為夫妻,非經許可,都不可串營,違令進行輕則重責,重則斬殺。

三、秋毫莫犯;起義眾不得欺淩弱小,擄掠百姓。但有些諷刺的是,他們起義之初就清算了數家地主豪紳,管他們合法所得還是民脂民膏,一律予以充公。倒豎是和某太祖的做法如出一轍。

四、公心和儺,各遵頭目約束;

五、同心合力,不得臨陣退縮,違令者斬。

太平軍全體將士蓄發易服,頭包紅巾,表示與清王朝誓不兩立。

十二月,太平軍揮師東進,攻占江口墟。羅大綱、丘二嫂、蘇三娘等天地會首領率部加入太平軍,使太平軍的勢力更加強大。

十七日,廣西提督向榮率清兵萬餘分兩路進犯江口墟。

二月初六日,太平軍進入武宣境內。二十一日,洪秀全在武宣東鄉稱天王,建立軍師及五軍主將製。

封楊秀清為左輔正軍師,領中軍主將;

肖朝貴為右弼又正軍師,領前軍主將;

馮雲山為先導副軍師,領後軍主將;

封韋昌輝為後護又副軍師,領右軍主將;

封石達開為左軍主將。

太平軍於東鄉設立大營,並派出前鋒大軍進抵武宣東南三裏墟,時刻準備進一步擴張。

三月初二日,廣西巡撫周天爵、提督向榮等率清軍六千南北夾攻三裏墟,太平軍奮起迎擊,大敗清軍。

初九日,清廷派大學士賽尚阿為欽差大臣,馳往湖南辦理防堵事宜。二十六日,又命鄒鳴鶴為廣西巡撫。四月,幫辦廣西軍務、廣州副都統烏蘭泰抵武宣。

太平軍為避鋒頭,選擇戰略性地撤離武宣,反而殺奔象州。五月初十日,太平軍在象州梁冊村、獨鼇嶺、馬鞍山一帶大敗烏蘭泰,斬清軍貴州參將馬善寶等二百人。綠營兵不敵,隻得落荒而逃。

六月初,折回桂平紫荊山和金田地區。清軍聞訊後,立即組織兵力撲了上來,將太平軍團團圍住。

9月下旬,太平軍奮起作戰,突圍北上攻占永安(蒙山),粉碎了清軍此次圍攻。

太平軍在永安一麵抗擊清軍進攻,一麵進行軍政和建設。12月,天王洪秀全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所封各王,俱受東王節製。

這時候的洪秀全,雖然才剛具氣勢,就隱隱有想做甩手掌櫃的打算了。其暴發戶的心理,開始初露苗頭。

盡管如此,在洪秀全及其五大得力幹將的帶領之下,他們很快將金田起義的大火擴張至廣西大部分地區,並逐漸有向其它地區蔓延之勢。

當然,金田起義的消息也很快傳到了舒淩雲、蔣誌毅、廖喜雲等人的耳中,他們在香港和廣州站穩腳後,也以緊張的運作,力圖盡快跟起義軍接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