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走南洋(1 / 2)

潮州雖然自秦漢時候就有先民居住著,有著得天獨厚的臨海條件,使其發展不錯,但滿清入關之後,執行極其任性的“遷海”政策,沿海幾十裏盡成棄土,曾經繁華的潮州一夜之間衰落了。

後來,隨著人口的越來越多,以及清政府的腐朽不堪,對邊疆地區的管理鬆懈,各地為生活所迫的人們相繼又來到了這裏謀生,潮州又重新浮現了繁華的景象。

但潮州山多地少,土地貧瘦,種地根本養活不了人,所以,許多生活所迫的人們,不得不鋌而走險,向大海要糧食,下海撈魚。

更遠的,當他們實在過不了當地的日子之後,他們不惜遠赴重洋謀生,這也是潮汕地區多僑民的原因之一。

每當夜幕降臨,就有瘦小的帆船在夜色中脫錨啟帆,駛向那未知的遠方——雖然明知道他們那弱小的漁船,根本不堪遠洋航行,可眼看在這裏連活下去都是一個問題,他們也隻有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賭了。

“走了,有一天,老子一定會殺回來的,狗老賊,欠老子的,老子一定要你還。”夜色中,一個精壯的漢子罵罵咧咧的解下了纜繩,恨恨的跳下了船。

雖然不得不離開這個地方了,可心中的恨,又豈是那麼容易就能消除得了的。

“東哥,快走吧,晚了就怕遇上海風了。”船上的漢子催促著。

“是啊,東哥,聽說那邊都在四處招攬漢人,隻要我們去了那邊,憑哥幾個的身手,一定能混出個模樣出來的,到時候,再殺回來為東哥報仇。”船上另一個漢子亦說。

“好了,走了,”叫東哥的漢子不甘的回望了眼夜幕中的潮州,眼簾中,卻是幾天前的那悲慘的一幕。

雖然大家都在努力,但日子仍過得是入不敷出。尤其是象向東這樣的漁民家庭,買不了大船,也隻能在近海撈撈,可近海的魚都讓大家撈得差不多了,哪能那麼好運讓他們去撿。

所以,今天向東是豁出去,出了趟遠海,收獲果然是不錯,足足撈回來幾百斤大小不同的海魚,甚至還有海參,隻要賣出去,哥幾個一分,可以過上幾天舒坦日子了。

最要緊的是,向東的老娘病倒在床都好幾天了,一直沒錢看病。跑到醫館去求藥,因為沒錢,被人家不知趕出來幾次。

“沒錢,沒錢看什麼病,我們是醫館,又不是善堂,”大大小小的醫館,多半是這句話招呼他,哪怕他跪下來求了,答應過幾天就給錢,還是給人家趕了出來。

如今收了這麼多魚,隻要賣出去,老娘就能有錢看病了,向東憨厚的臉上,不由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為了賣上個好價錢,哥幾個特意把船駛到了潮州最大的市場裏出售。他們這一次幾百斤,那小市場隻怕是吃不下。

這大市場就是人多,不過片刻,他們就被前來購買的人圍滿了。不過一會兒,他們就賣出去了幾十斤魚了。

“讓開,讓開,交稅了,交稅了。”正當哥幾個開心計算著能得到多少錢的時候,幾個粗魯的漢子擠開了交易的人們,擠到了他們麵前。

“看什麼看,看什麼看,老子依法征稅,沒見過麼?別妨礙了老子執行公務了。”幾個貌似官府衙役的粗壯漢子狠狠的瞪了眼不滿的群眾。正準備要買幾條時鮮海魚回去的人們,一遇到這凶神惡煞的目光,紛紛的避開了。

雖然便宜又鮮美的魚,不是經常遇到,但這幾個惡棍們,他們可是經常遇到,今天不想讓他們纏上了。所以,他們目前最好的選擇便是,敬而遠之。

甚至他們還在暗暗祈禱,這幾個外來的賣魚的,可千萬要識相點,別招惹這幾個大爺的好。

“幾位官爺,剛打上來的魚,新鮮著呢,要不要提幾條回去,給諸位家裏人嚐嚐。小的人一點心意,千萬莫嫌棄的好。”雖然內心裏對這幾個衙役們厭惡無比,但向東也是個有見識的人,深知小鬼難纏的道理,看著這幾個氣洶洶的樣子,就算十分不情願,也不得不擠出幾絲笑容,陪著笑容迎了上去。

“去,誰稀罕你的臭魚,”那衙役皺著眉頭,頭都沒抬就推開了向東,“按我大清律法,三十律一,你們這堆魚,我就算少點,算五百兩銀子吧,應繳稅款十五兩。別磨蹭,快交吧。”

不隻是向東等人,就是其它圍觀的人們都嚇呆了,五百兩,這還是魚麼,這幾百斤魚,最多也不過幾十兩銀子啊,這哪裏是收稅,這是赤裸裸的撿劫啊。

向東等人的臉色立即就不好起來。有好心人悄悄的拉過一個夥計:“忍忍吧,我認識那差役,他們家嶽父家也開了個魚檔,你們的價格賣便宜了,搶了人家生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