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媽媽的“批評”,嶽郎已經笑開了花,媽媽說得太有意思了。看到孩子的高興勁兒,媽媽趁熱打鐵地說道:“媽媽說得對不對啊?”嶽郎笑著說:“對。”媽媽又說:“那你是不是應該把它們寫得更規範一些啊?不然它們多累啊?”媽媽話沒說完,嶽郎就拿著橡皮擦認真改寫起來,最後寫完了還拿給媽媽看,說:“媽媽,這回你再看看它們還跳舞嗎,還伸腿嗎?”
媽媽聽了心裏非常高興,看來愉快的方式比嚴厲的批評要好很多,經過幾天努力,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又逐漸恢複了。
案例中,小郎的經曆在日常生活中極為普遍。高原現象如同運動員在長跑中會出現極點,身體極度乏力一樣,但這時運動員隻要再堅持一下,激勵自己,增強信心,這種不良感覺就會漸漸消失。對待孩子的高原現象也是如此,家長一定要做到對症下藥,找出孩子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原因,采取適當的方法,幫助孩子跨過“高原”,讓孩子滿懷信心地去學習。
愛心指導幫助孩子跨過“高原”的策略
1.讓孩子擁有學習成就感。當孩子完成作業後,在家長的指導下,讓孩子做一些比較簡單的練習,確保孩子順利完成。這樣做,孩子會在無意間獲得一種心理成就感。與此同時,家長應該幫助孩子製定小目標,降低孩子心理疲勞程度,自然會找回孩子的學習信心。
2.幫助孩子改進學習方法。高原期孩子的學習習慣、方法不一定合理,家長要試著幫助孩子改進學習方法。有些孩子寫作業前不是先複習所學內容,而是急急忙忙地做作業,遇到問題不是獨立思考而是急於問別人,遇到閱讀理解題不是自己認真去做而是等著老師講解,對做過的練習不注意分析和總結等等,這些做法都不利於孩子的學習,要想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就要將孩子盲目學習逐漸轉變為自主學習。
3.增強孩子克服困難的動力。孩子學習到一定程度時,會產生非常疲勞的感覺,學習效率下降許多,這時家長應多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經常與孩子進行學習和生活上的交流。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對學習上的長處加以肯定和鼓勵,對於錯誤也不應多加指責,而是和孩子一起分析錯誤的原因,並找到解決的辦法。這樣一來,就能夠在無形之中增強孩子克服困難的動力。
4.加強鍛煉,增強營養,保持充沛的精力。有的家長片麵地認為現階段孩子的主要任務是搞好學習,雖然營養得跟上,但是在鍛煉身體和學習的時間分配上不太合理,這一點有失偏頗。所以,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加強體育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