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檔案在語音數字圖書館建設中的作用
工作園地
作者:師寶玉
1 項目背景
我國目前有8000多萬殘障人員,其中盲人1600多萬,是世界上盲人最多的國家,占世界盲人總數的1/5,而且85%生活在廣大的農村,整體的生活水平低於社會平均發展水平。河南省是全國人口的大省,目前有身體殘疾的人士450多萬人,其中盲人107多萬人。
盲人由於生理的缺陷,造成孤僻、多疑和敏感的個性以及強烈的自卑感,使得他們長期把自己封閉,不願意參加各種社交活動,隻能通過廣播電台、電視台等獲取信息, 滿足精神上的需求。同時,他們同樣麵臨著數字鴻溝問題。作為確保公眾文化權利的公共圖書館,有責任幫助這些殘疾人士縮小甚至消除數字帶來的鴻溝,幫助他們平等地獲取知識,得到平等發展的機會。如何加強公共圖書館的軟硬件建設、建立盲人檔案,提升對我省盲人讀者服務的質量, 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2 盲人數字圖書館的發展現狀
2.1 國外發展現狀。盲人數字圖書館是專門針對視力殘疾人士整理、收集、控製和存儲數字信息,並提供數字信息服務的機構。
在美國,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Congress,簡稱LC)從1999年開始,與美國國家盲人與殘廢人圖書館服務處( NLS)合作,通過了解盲人檔案的有關信息,用網頁點字係統為盲人用戶服務。2001年進一步將網頁點字係統拓展到點字雜誌。在法國,著眼於因特網數字文獻傳遞的潛力,大力發展盲人點字網工程,通過對盲人檔案的調查與分析,確保了盲人的教育、學習、工作。在加拿大,國家盲人協會圖書館館藏文獻超過60000種,其中有30萬種有聲讀物複本。同時,“That all may read”國家項目經費達3300萬美元,主要用於基礎設施和服務的數字化建設,致使館藏翻倍,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在韓國,2002年 8月 21日第一個盲人網上圖書館開放,有1.8萬多種圖書和200種多媒體資料,韓國數字鴻溝委員會將之命名為 “開放數字”。
2.2 國內發展現狀。1996年3月,第 62屆國際圖聯大會 (IFLA) 在北京召開,數字圖書館的概念被引入中國。同年,國家圖書館 “數字圖書館項目” 申請立項,開始了我國數字圖書館的建設。而盲人數字圖書館則更為晚些,2008年9月9日,國家圖書館盲人數字圖書館成立,是我國第一家盲人數字圖書館。中國盲人數字圖書館網站采用多種成熟的無障礙信息技術,通過對盲人檔案所錄信息需求,研發了讀屏軟件, 盲人可以收聽到音樂欣賞、在線講座、電子圖書等數字內容。
3 盲人語音數字圖書館的建設目標
3.1 覆蓋全省的服務平台。河南語音數字圖書館平台是目前國內首家在建立盲人檔案的基礎上,專門針對盲人用戶的公益性語音服務平台,該平台的在使用的過程中不受時間、地點的限製,可覆蓋河南省18個省轄市、158個縣區。並通過方便快捷的接入方案,可以為單位、組織、個人提供數字語音圖書服務。
3.2 服務便捷,操作簡單。終端操作免培訓,可以適用於農村的老人、兒童等知識層次低的人群;同時設備也要有支持盲文操作;可以實現24小時在線服務。
3.3 圖書館服務的有效延伸。後期通過開通call center自動語音提示係統來引導用戶進一步了解和關注圖書館的相關服務,並可以通過電話查詢相關信息。通過開發手機客戶端等,盲人利用3G網絡可以實現聽書和查詢,進一步延伸圖書館為盲人的服務。
3.4 建立盲人讀者檔案,提高盲文數字圖書館服務績效。盲人讀者檔案是指盲文圖書館在使用圖書館資源、接受圖書館服務時所產生的一切與讀者相關的資料,是盲人讀者利用圖書館的原始記錄。
筆者認為,盲人讀者檔案內容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盲人讀者個人資料:包括盲人讀者姓名、性別、年齡、學曆、職業、聯係方式等,為提供針對性服務提供依據。
盲人讀者借閱資料:記載盲人讀者個人借閱資料的種類、數量、次數、時間,利用方式及利用後的滿意程度,為進一步優化資料結構提供依據。
盲人讀者谘詢資料:記載盲人讀者的具體提問、谘詢和檢索的內容、下載或錄音的內容、對盲文圖書館的建議意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