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檔鄉管”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工作園地
作者:李素芳
“村檔鄉管”是指以行政村為單位立卷歸檔,並由鄉鎮相關部門集中管理。該種方法較符合農村檔案工作實際,有利於推動村級建檔工作順利進行。
1 存在問題
近年來,為了適應農村經濟發展,保證農村建檔工作的順利實施,部分鄉鎮檔案管理部門對“村檔鄉管”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和嚐試。隨著“村檔鄉管”工作的逐步深入,一些問題逐漸顯現出來。
1.1 村級幹部檔案意識淡薄。部分村級幹部檔案意識淡薄,對檔案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無法將檔案材料收集充分,結果部分檔案殘缺不全。有的村級幹部對應存檔的材料未按照要求及時存檔,甚至為牟取私利占為己有。部分村級幹部更換頻繁,在任期間無暇顧及檔案管理工作,加上新任村級幹部未能及時與往任幹部溝通,久而久之檔案管理工作便被拋諸腦後。
1.2 村級檔案管理水平低。村級檔案管理工作通常由村會計或幹部負責管理,缺乏專業的檔案管理知識,整體業務素質較低,致使檔案管理工作水平低下;部分行政村工作條件較差,沒有設立專門的檔案室,有的雖然有檔案室,但是缺乏專門的檔案管理櫃等用品,檔案隨處堆放,極易發生火災、黴變或被蟲蛀鼠咬等,釀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1.3 檔案管理發展不平衡。不同地區的農村經濟發展存在較大差異,檔案管理工作也有較大差距。例如,一些經濟稍好的行政村,對農村檔案管理工作比較重視,能夠按照要求進行管理。而對於一些經濟條件較差的行政村,根本沒有經費支撐檔案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檔案管理設備,一些檔案管理人員也隻是臨時負責,嚴重影響了檔案管理工作質量。
2 相應對策
2.1 因地製宜,從實際出發。“村檔鄉管”是落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工作,為保證“村檔鄉管”工作的順利實施,要求檔案管理部門因地製宜,製訂有效的檔案管理方案,深入農民群眾當中,積極聽取意見,為“村檔鄉管”工作有效落實創造良好條件。檔案管理部門還應根據自身工作特點適當擴大檔案收集範圍,例如,收集有關村裏重大決策材料信息,以及民與民、民與村形成的協議合同等材料,並要求有多個備份由村、鄉鎮共同保存,有效避免因檔案材料丟失造成的損失,便於今後檔案的管理和查找。
2.2 注重宣傳,加強業務培訓。為保證“村檔鄉管”工作的順利實施,應加大《檔案法》宣傳力度,並要求鄉村相關領導認真學習,以此提高鄉村各級領導對檔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為此,檔案管理部門領導應充分發揮管理職能,將村、鄉檔案立卷和管理納入議事日程。同時加強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以此增加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培訓時注重結合農閑、農忙時段,開展長期、短期的培訓工作,並注重培訓內容應由淺入深、由粗到細、以點帶麵,使其形成係統的檔案管理知識,逐漸提高其檔案管理能力。
2.3 加強領導,投入管理經費。鄉鎮領導幹部應起到積極的帶頭作用,成立“村檔鄉管”領導小組專門負責該工作的具體落實。首先,定期召開“村檔鄉管”領導會議,討論檔案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難題,結合不同行政村發展特點尋找有效的解決措施。其次,增加對檔案管理工作經費的投入,尤其應及時購買檔案管理櫃和材料夾等,並指派專門的人員負責日常的檔案管理,定期打掃檔案室並進行消毒處理等,防止檔案發生黴變、蟲蛀等。
2.4 製定製度,加強跟蹤監督。為保證鄉鎮、村級檔案管理工作的開展有章可循,避免工作過程中其他因素的幹擾。首先,檔案管理部門應在遵守《檔案法》規定的基礎上,綜合分析鄉鎮、村的具體情況,製定詳細的檔案管理製度,並要求各級部門認真落實,例如,製定檔案統計、登記、借閱、保密製度等。其次,為充分調動檔案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應製定相應的獎懲製度,明確鄉鎮、村級主管領導相關責任,實行崗位責任製,使其各司其職,切實抓好檔案管理工作。最後,檔案管理部門應積極開展跟蹤監督工作,加強檔案管理監督力度。應經常和鄉鎮檔案管理人員深入鄉村調研,監督和指導檔案管理工作的實施,及時發現檔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並調動一切可能調動的資源解決檔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
另外,村級相關領導幹部應正確認識“村檔鄉管”工作的重要性,尤其不能錯誤地認為將檔案材料上交給鄉鎮相關部門就算完成任務,而應切實肩負建檔工作的責任,一絲不苟地完成農村建檔工作。
(作者單位:河南範縣檔案局 來稿日期:201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