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過去的好時光34(1 / 2)

盡管疑惑叢生,方塘、方池都沒問。方洪流和吳放牛說完之後,黃春招呼方洪流洗澡,方塘帶肖婷婷回房間休息,方塘也到房間裏去了。

老方家有幾句通俗的家訓。一是荒年餓不死手藝人;二是不多嘴多舌;三是不爭強好勝。從兩個孩子剛懂事的時候起,方洪流就是這麼教孩子的,說得最多的是第一條和第二條,尤其是第二條。過去在有錢人家做廚子,是下人,做下人最忌諱的是長耳朵,大舌頭,招災。這就是方洪流人緣好的原因,這也是方洪流和吳放牛懷疑爺爺不是地下黨的原因。不聞不問,怎麼搞情報?

吳放牛隨方池進了房間。方池問他:“叔有話說?”吳放牛搖搖頭,到小窗邊的寫字台前坐下來,打量著小房間說:“別什麼都帶,重,不行到江州買去。字貼都帶著,有些字帖買不著。止疼片還有嗎?暈車藥我給你買去。”

“叔,字帖是圖書館的,不還行嗎?”

“肖建設是館長,不行我揍他去。”

方池笑笑。吳放牛也笑:“我跟他說,沒事。”

起身準備走的時候,吳放牛又問:“還想買什麼嗎?”

“都有。”方池想了想,“不買什麼了。”

“想半天肯定還有想買的。想買什麼跟我說。”

方池想買長笛。孫連剛說,長笛跟笛子不同,出門帶一根就行,一根笛子可以吹所有的調,叫方池學長笛。但長笛又漲價了,稍微好點的長笛要三百多塊錢,夠買一台十四吋的黑白電視機,花這麼多錢,方池也舍不得。

方池有四根笛子和一支短蕭。除父親花一錢多錢買的黃竹笛,還有兩根梆笛,一根曲笛,不好帶。曲笛是孫連剛送的,他演出時用過的笛子。

還沒走,方池就想家了。方池不知道師大生活到底什麼樣,是否適應得了。方池喜歡熟悉安穩的生活,像現在這樣,有家裏人嗬護著。方池最擔心的是坐長途車。兩個多小時車程,對方池來說,簡單是煎熬。

因為嚴重暈車,除小時候跟父母出去看病,方池隻出過三次門,兩次到江州看吳放牛的恩師,那位頭銜特別多、喜歡寫狂草——在方池看來就是亂草、前不久又當選為省書畫院副院長的師大藝術係係主任,宋老,宋平教授。為防止暈車頭疼,臨行之前,吳放牛作了充分的準備,不讓方池吃早飯,帶了可以緩解頭疼的樟腦丸,上車前就叫方池吃了暈車藥、止疼片,還給方池找了車廂前麵靠窗的座位,並準備了盛接嘔吐物的大塑料袋。結果上車沒一會兒,方池就吐得六神無主,飯吐完了吐水,水吐完了幹嘔。好不容易挨到宋老家,方池趴桌上爬不起來。宋老叫方池現場寫幾個字給他看看,方池筆都握不穩。所以宋老一直懷疑,吳放牛每年送去的、據說是方池寫的各種各樣字體的所謂的書法作品,到底是不是方池本人的手筆。

方池第三次出門,是到江州參加專業課考試。

方池就這樣,有事前焦慮症,臨事又不緊張。但事前焦慮症很麻煩,經常導致方池裂骨般的頭疼病發作,吃止疼片也有好幾天不舒服。

所以每逢方池參加大一點的考試,如中高考,甚至平時的期中、期末考試,家裏人都很擔心,小心地伺候方池,生怕他不小心又犯了頭疼病。中考前,方池就犯了頭疼病,否則以方池平時的成績預計,不至於考班上倒數第三名。那次考試讓方池不幸成為一中初中部曆史上第一個,從一中考到七中的學生。所幸的是,在全家人的細心地照料陪伴下,高考前,方池一切正常。尤其是專業課考試,方洪流和吳放牛提前整整一周,帶方池到江州適應環境,以防方池考試期間頭疼病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