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幹部“話風”如何沁人心脾
公文寫作
作者:邱少明
“話風”之於領導幹部,乃顏麵、思想、個性,即文風、學風、作風。一言以蔽之,當下,領導幹部尤須端正“話風”,善用話語權,以傳遞密切聯係群眾的正能量。
一、言之求新
盡管真理、原則、政策相對穩定而不能隨意更新,但由於時空、受眾、境況的不同,同一真理、原則、政策,其體露樣態和側重維度必然相異。領導幹部講話,要“領異標新二月花”,要給予人“三新”(新知識、新信息、新啟迪)。倘若不新,鸚鵡學舌,必然空空如也、“淡似白水”。然而,如今的一些領導幹部一開口,不是秘書捉刀,就是照搬上司講話稿或紅頭文件,當起“傳聲筒”。
二、言之須短
信息時代,短話體現的是對受眾的尊重,“以人為本”。欲講短話、開短會,就要求領導幹部不僅事前充分準備、縝密思考,斟酌輕重緩急,而且要具備很強的語言表達力,能“長話短說”。列寧1921年9月28日於《給伊·克·葉若夫》就深刻告誡:“請寫得短些,采用電報文體,如果必要的,可以另加附件。寫長了我根本不看,一定不看。” 魯迅於《二心集·答北鬥雜誌社問》也強調:“寫完後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寧可將可作小說的材料縮成速寫,決不將速寫材料拉成小說。”
三、言之要真
少數領導幹部之所以不敢、不願講真話,主要誘因是或怕得罪人,或懼仕途戕。一些上級青睞“報喜鳥”而拒斥“烏鴉嘴”, 也是導致某些幹部說話不真的一個原因。真話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本質反映,而不說真話,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何以踐行,執政為民的核心理念怎樣落實。“講真話”是個兼具道德、政治、思想多維內蘊的詞組,於目前社會轉型期,是對每一名領導幹部最基本、最重要和最急切的訴求。
四、言之肺腑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與元九書》)領導幹部要最真誠、最精當地表達思想觀念,“言為心聲”。心裏話乃從思想深處迸發的肺腑之言,最能淪肌浹髓,最能密切黨群、幹群關係。能否對群眾亮心裏話,是檢視領導幹部黨風、政風的一大重要衡準。領導幹部唯有對群眾多言貼心話,才能以心換心, 心心相印。當然,心裏話有時逆耳,但隻要是 “忠言”, 就要勇敢地說,藝術地講。
五、言之通俗
一些領導幹部講話愛用新名詞、新概念、學術語,自我陶醉為“創新”“深刻”。貌似有了這些玩意,發言就新穎別致和高屋建瓴了。這些所謂的“創新”“深刻”,或網上風行的,或舶來的,或道聽途說的,或典籍裏的,或主觀臆造的,無不讓群眾聽了如墮雲裏霧裏。當下今後,領導幹部既要深透體悟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上級指示精神,又要富有創造性見解,使大家能更好地認知、認同、接受和掌握,讓政策和指示口語化、大眾化、民間化、群眾化。
六、言之有文
孔子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襄公二十年》)有的領導出口要麼庸俗不堪,“江湖氣”過重,要麼“秀髒話”成風 ,似乎越髒越顯得鮮明、堅定,要麼文縐縐、酸溜溜。毋庸置疑,領導幹部講話應通俗而不庸俗,平實而不失文雅,淺中見深、陳中見新、平中見奇,讓鮮活話、傳神話、家常話、文采話出現在自己的發言中,為普通百姓所喜聞樂見。
七、言之個性
領導幹部要彰顯個性,“說自己的話”。首先,要認真弘揚理論聯係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堅決反照本宣科、死板僵化和“千人一麵”。其次,要紮實調研接地氣。須“吃透兩頭”,即不僅領會中央和上級的指示,而且洞悉所在地區、所屬部門的實情。如此一來,發言就有底氣和卓見。再次,要在黨員幹部中真正落實民主集中製,樹立解放思想、暢所欲言的良好風氣,精心營造“服從真理而不講情麵、容納個性而抵製庸俗”的寬鬆、自由、民主的氛圍。
(作者單位:中共原鐵道部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