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情感與原則相衝下的白領(1 / 2)

情感與原則相衝下的白領

經驗交流

作者:姚扶有

裴芃是某物業管理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別看她平時風風火火、嚴肅內斂,但對職員既和藹可親,又體貼關照。因為她是從一般職員慢慢做到今天的位置,深知職員的苦衷和需求。正因為如此,她感到要做好人力資源部經理,實在太難了:人事工作需要嚴格執行公司製度、很好地與其他部門協調溝通,但在工作中涉及到傷害職員感情的事時,她要麼會讓感情左右自己的行動;要麼在執行公司製度過後又心裏難過。不過,從她處理公司各種矛盾的困惑中,我們倒可以有所借鑒。

製度和情感衝突,誰服從誰

裴芃所在的公司,每年3月都會有三分之一的職員合同到期,公司根據經營狀況和職員的表現,往往會終止與一些人的勞動關係。這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裴芃因為一時感情用事招致麻煩。

那天,裴芃把客房服務部的梅娟叫進辦公室,她告訴梅娟,因為業務原因今年不再同她續簽合同了,讓她準備辦理移交手續。梅娟當時很不高興,拒絕在終止合同通知書上簽字。裴芃的助理過來問她,要不要把終止合同通知書寄到她家裏?裴芃想了想,說:“先別寄了。你看啊,梅娟的家庭經濟條件不是太好,她父母又都有高血壓,如果她事先沒有對父母說這件事,老人接到終止合同通知書,心裏肯定難受得不行,萬一因此出現什麼不可預料的事,可就慘了。”

豈料,一周後的一天,梅娟找到人事部,說公司沒有事先通知她就不續簽合同,違反了《勞動法》中“應該提前30天通知”的規定。裴芃就把自己的顧慮告訴了她,誰知,她毫不領情地說:“我不管,那是你的事。”的確,這時距合同到期隻有20天了,梅娟拒不承認裴芃曾提前通知她,而裴芃手頭也沒有任何書麵資料作證明,所以,裴芃說:“公司會根據《勞動法》給你10天補償的。”

辦理離職手續的那一天,梅娟找到裴芃說:“對不起啊,裴經理,我知道這事您是為我好,您也不用補償我那10天的錢了。”裴芃笑了笑說:“那怎麼可以,該怎麼算就怎樣算,這對我也是個教訓啊。”

事後,裴芃主動對總經理講了這件事,並檢討了自己的失誤。

這件事給裴芃的啟示是:在法律規定和規章製度麵前,情感永遠不能放在理智之上。裴芃想,這應該是做人事經理的悲哀吧。看看那些曾經合作很好的同事就要離開了,她隻能站在公司立場上說些冠冕堂皇的理由,還要履行那些生硬冰冷的手續。從情感上講,裴芃真的不能說服自己,但是身在這個職位上,又不得不這樣做。這樣下去,她擔心自己會變成冷血動物。

距離是無形的保護傘

公司的總經理又換了。裴芃在這家公司工作3年來,就趕上換了兩次上司,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新來的劉總上任後的第二個月,她就接到20多位主管經理級人員解除勞動合同的指示,其中有裴芃的好朋友段潔,當她把那封解聘信交到段潔的手上時,段潔用一種怪怪的眼神看著她,那射向裴芃的冷冷的目光似乎是責問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決定。看著段潔和那些離職的同事們漠然地整理自己的物品,她感到很難過。但讓裴芃難過的事卻遠遠不止這些。

先是劉總不知怎麼知道了裴芃和段潔的私人關係很好,他擔心裴芃做薪水福利結算時違反原則,或者打個擦邊球,因而對她的報表特別注意,還提出了幾點疑問。其實,裴芃是一個公私很分明的人,如果是處理普通職員的離職手續,部門經理上報時會打擦邊球,她在不違反製度的前提下也就批準了。但在這件事上,裴芃卻不能有絲毫的偏差,因為她麵對的是總經理。

裴芃給了劉總一個很滿意的解釋,可是段潔卻對此很不滿意。然後便是段潔和芃的友誼中止。她離開這裏不久,就應聘到另一家公司做行政管理,因為沒有太多的經驗,她向裴芃索要一份公司的行政製度做參考。考慮到段潔現在的這家公司與自己的公司是競爭對手,所以,裴芃拒絕了她。段潔很不高興,說了一聲“真是人走茶涼”就掛了電話,從此再也沒有和裴芃聯係。這件事給裴芃的感觸有兩點:

一是別和公司的同事走得太近,哪怕你們是多麼的情投意合,“辦公室內無友誼”這句話絕對是正確的。像裴芃和段潔,如果開始隻是普通的同事關係,那麼就不會出現那麼多的煩惱和傷心(這時,裴芃不得不埋怨自己心真的是太軟,太注重情感),也不會有劉總對她的戒備。

二是別和上司關係太密切。這次解除勞動合同的人有不少和原來的總經理關係密切,所以成了劉總“大換血”的行動對象,而裴芃和原總經理隻是單純的上下關係。可見,距離是立身職場的一道保護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