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認為,角膜老年環是因為血液中的脂類物質沉積於角膜所致。因為角膜本身沒有血管,其營養來自角膜邊緣的血管網和眼內的房水,當血液和房水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等脂類物質含量過高時,就會在角膜組織內沉積,在角膜邊緣形成灰白色的環。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Chua醫生所做的一項研究表明,49歲以上人群中,65%的人發現有角膜老年環,有角膜老年環者總膽固醇水平高於正常人的幾率增加了60%,而沒有角膜老年環的老年人患高膽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幾率分別降低了40%和50%。
角膜老年環的出現是高血脂和動脈粥樣硬化症的征兆,提示我們需要引起注意。然而,老年人出現角膜老年環,一般不痛不癢,視力也無下降,往往容易被忽視。
所以,專家提醒老年朋友,不妨用鏡子檢查一下自己的眼睛,若發現黑眼球邊緣出現角膜老年環,須盡早請醫生檢查是否患了高血脂和動脈粥樣硬化,若確診,則應及時進行飲食調理和藥物治療,以預防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
高血脂患者的護理
人的血液中,血漿內所含的脂類稱為血脂,包括膽固醇、膽固醇脂、甘油三酯、磷脂和未脂化的脂酸等數種。
當膽固醇、甘油三酯等均超過正常值時,則統稱為高血脂。高血脂患者的護理應注重以下幾方麵:
1.合理飲食調養
人體脂類包括脂肪和類脂兩種。高血脂症與飲食的關係最為密切。人體脂肪的積聚和部分類脂的來源,主要來自飲食。隻有一部分類脂是在體內合成的,稱為內生性類脂。控製飲食對高血脂症的防治是十分重要的。
飲食提倡清淡,基本吃素。但不宜長期吃素,否則飲食成分不完善,反而可引起內生性膽固醇增高。宜限製高脂肪、高膽固醇類飲食,如動物腦髓、蛋黃、雞肝、黃油等。脂肪攝入量每天限製在30~50g。糖類食品也要限製,不吃甜食和零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宜低鹽飲食,食油宜用豆油、花生油、菜油、麻油等。饑飽適度,每餐進食量以下一餐就餐前半小時有饑餓感為度,不宜采用饑餓療法,過度的饑餓反而使體內脂肪加速分解,使血中脂酸增加。
2.提倡適量飲茶
茶葉中含有的兒茶酚有增強血管柔韌性、彈性和滲透性的作用,可預防血管硬化。茶葉中的茶堿和咖啡堿能興奮精神,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疲勞和具有利尿作用。
適量飲茶能消除油膩而減肥。但過多喝濃茶,會刺激心髒,使心跳加快,對身體有害。
3.適當運動減肥
控製肥胖是預防血脂過高的重要措施之一。應堅持體育鍛煉,如慢跑、五禽戲、太極拳、打乒乓球、老年迪斯科等。平時經常參加體力勞動,控製體重的增長。
4.戒煙限酒
香煙中的尼古丁,能使周圍血管收縮和心肌應激性增加,使血壓升高,心絞痛發作。不適當飲酒能使心功能減退,對胃腸道、肝髒、神經係統、內分泌係統均有損害,應戒煙限酒。
高血脂的中醫治療
在中醫裏雖然沒有高血脂的病名,但很早就注意到了血脂增高現象的存在,尤其對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引起高血脂的危害性,有著頗為豐富的認識。中醫認為,飲食水穀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所謂“人以水穀為本”,一旦飲食失節,“飲食饑飽,生冷甜膩,聚結不散”,就會導致髒腑功能失常。
中醫學認為,血脂增高現象的發生,主要與痰濁形成,阻滯經脈或血瘀不行、脈絡受阻有關。而痰濁、瘀血的形成和發展,又與脾、腎、肝、心等髒的功能失調相互影響,關係密切。例如,腎陰虛可導致肝火旺、肝陽上亢,而肝火煎煉津液可形成痰熱膠結的病理;又如肝氣鬱滯,會影響脾的運化功能,水濕不能正常運行,從而聚濕生痰;又如嗜食肥甘或醇酒乳酪,會使脾運不健,內生痰濁鬱熱,以上均可形成高血脂。
中醫對高血脂的治療,主要針對不同髒腑功能失調的機理,以及痰濁或瘀血的存在,而采取辨證施治的方法。臨床較多見的症型,大致有如下幾類。
1.肝腎陰虛型
多見於年老體弱的高血脂患者,表現為腰酸腿軟、耳鳴眼花、倦怠乏力、舌紅苔薄、脈沉細等。針對肝腎陰虛型用滋陰補腎法,方用清脂湯(何首烏、女貞子、枸杞子、黑芝麻、桑寄生、熟地黃、澤瀉、麥冬各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