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高血脂實用療法與保健(8)(2 / 3)

脂肪肝的早期診斷和係統治療可有效阻止其進一步發展,從而防止慢性肝病並發症的發生,明顯改善預後。

脂肪肝的治療是綜合治療,包括去除病因、飲食、行為、運動、藥物等多方麵治療。脂肪肝的治療必須充分調動患者的積極性,需要醫患密切配合。

對脂肪肝的治療還應有係統診治的觀念。日常生活中,對脂肪肝的治療存在很多誤區,如快速減肥、過度限製飲食、濫用降血脂藥物等,不但不能緩解脂肪肝,而且會增加發生肝纖維化的危險。

高血脂與脂肪肝

高血脂與脂肪肝可以說是形影不離,相伴而行,尤其以高甘油三酯血症與脂肪肝的關係最密切。脂肪肝是由於甘油三酯在肝內堆積造成的,肝髒合成的甘油三酯是以極低密度脂蛋白的形式運出肝髒的。如果肝髒生成極低密度脂蛋白障礙,則肝內的甘油三酯就不能以脂蛋白形式運出肝髒,造成甘油三酯在肝內堆積,形成脂肪肝。

引起脂肪肝的原因

脂肪肝是由於營養失調、大量飲酒、糖尿病、肝炎、代謝和內分泌障礙等因素或疾病引起的甘油三酯在肝內沉積過多所致。

長期酗酒是引起脂肪肝常見原因,這是因為酒精及其代謝產物可幹擾肝細胞對脂肪酸的代謝,從而引起肝內脂肪沉積而造成脂肪肝。飲酒越多,脂肪肝也就越嚴重。酒精在引起脂肪肝的同時,還可誘發肝纖維化增生,而引起肝硬化。

營養過剩也是引起脂肪肝的常見原因。長期高脂肪、高糖飲食,超過機體熱量和代謝的需要,過剩的營養物質便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形成脂肪肝。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營養不良,如缺少某些蛋白質和維生素,也可引起脂肪肝。

肝炎患者易發生脂肪肝。在肝炎的基礎上,肝髒易發生脂肪沉積,加上某些患者長期高糖高熱量飲食,極易誘發脂肪肝。

約有50%的糖尿病患者伴發脂肪肝,這與糖尿病患者易發生血脂代謝紊亂密切相關。

此外,活動過少、重度貧血、服用某些損害肝功能的藥物、長期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等都可引起脂肪肝。

脂肪肝的治療

目前對脂肪肝的治療仍以消除病因為主,在調整飲食的同時,可選擇適當的保肝、降脂藥物,並輔以對症治療。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能有效地控製脂肪肝的進一步發展,並可使脂肪肝逆轉。目前脂肪肝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如下幾點。

1.消除病因、治療原發病

消除病因、控製原發病對脂肪肝的防治至關重要,尤須注意易被忽視的病因,如藥物副作用、毒物中毒、肉堿缺乏狀態、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肝豆狀核變性(Wilson病)、重症貧血及心肺功能不全的慢性缺氧狀態等。

2.調整飲食,糾正營養失衡

調整飲食是脂肪肝治療的重要環節。原則上應攝入新鮮蔬菜、瘦肉(以牛肉、羊肉為主)和富含親脂性物質的膳食,以使體重接近正常。需要注意的是,脂肪肝病人的飲食中仍要含適量的脂肪,並注意控製糖類的攝入。因為攝入不含脂肪食物時,機體仍可從糖類及氨基酸前身物質合成脂肪,而攝入過多的糖類(特別是甜食)又可增加胰島素分泌,促使糖轉化為脂肪。此外還應根據不同病因、不同病情確定飲食構成。

3.增加運動

運動治療對於肥胖病、糖尿病、高血脂等所致脂肪肝的康複尤為重要。

脂肪肝患者的運動處方

脂肪肝患者的運動項目應以中低強度、較長時間的有氧運動為主。這類運動包括慢跑、中快速步行(115~125步/分)、騎自行車、遊泳、上下樓梯、打羽毛球、踢毽子、跳舞、做廣播體操、跳繩和在室內固定自行車、固定跑步機上運動等。

運動強度是運動處方中最關鍵的因素。合乎目標的運動強度要比日常活動稍強,強度目標常用心率或脈搏來衡量。脂肪肝患者運動時心率至少應維持在每分鍾100次以上,最高心率不超過200減去年齡所得的數。如要進行中等強度的運動,可將心率維持在每分鍾110次以上。

患者還可以結合運動中的自我感覺來選擇適當的運動量。運動量的大小以達到呼吸加快、微微出汗、運動後疲勞感於10~20分鍾內消失為宜。鍛煉後若有輕度疲勞感,但精神狀態良好、體力充沛、睡眠好、食欲佳,說明運動量是合適的。若鍛煉後感到十分疲乏、四肢酸軟沉重、頭暈、周身無力、食欲欠佳、睡眠不好,甚至第二天早晨還很疲勞,說明運動量過大,需要及時調整。

進行有氧運動最少應持續20分鍾以上。因為運動20分鍾後,人體才開始由脂肪供能。隨著運動時間的延長,脂肪氧化供能的比例越大,療效也就越好。脂肪肝患者最長運動時間應限製在60分鍾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