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的總運動時間可應分為三期。
(1)熱身期:一般為5~8分鍾,老年人要適當延長。
在此期內應做一些伸展性、柔軟性和輕度的大肌群活動。
(2)鍛煉期:此期的運動量要使心率達到目標心率的範圍,持續時間一般為15~30分鍾,老年人可適當縮短;肥胖患者可延長至45分鍾。
(3)冷卻期:此期要使身體逐步恢複到運動以前的狀態,一般用5~8分鍾,可做一些舒緩運動,防止血液在組織中堆積。
運動頻率以每周3~5次較為合適。周末休息兩天者,一定要抽時間鍛煉。肥胖患者每周應鍛煉5~7次。
並非所有脂肪肝患者都適宜參加體育運動。因營養不良、藥物、酒精、毒物和妊娠等所致的脂肪肝患者,以及營養過剩性脂肪肝伴有心、腦、腎等合並症者,不宜參加運動,或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適量運動。
步行是老年脂肪肝患者最好的運動方式。起初可每日步行半小時,進而快步行走,並階段性地增加運動量,將心率或脈搏控製在每分鍾125次的中等強度範圍以內。老年患者一般不要一人單獨運動,要有家人或熟悉健康狀況的運動夥伴陪同。還應隨身攜帶急救藥品及健康記錄卡,以備出現緊急情況時,醫生能迅速了解病情,及時用藥。
在運動鍛煉的同時,要控製飲食,尤其要少食脂肪和糖類食物。
高血脂的飲食治療
高血脂症患者飲食要點
一、高血脂症患者的飲食原則
高血脂與高血壓、高血糖同為生活方式疾病的成員,與人們的日常飲食密切相關。高血脂症患者的日常飲食也應做到科學、合理,方能起到降低血脂的效果。具體說來,高血脂症患者應按照以下原則安排飲食。
1.熱量攝取因人而異
一般而言,標準體重的成人每日每千克體重所需的熱量為126~146千焦耳,而超重、肥胖或消瘦者每日所需的熱量就要另當別論了。以輕度體力勞動者為例:超重或肥胖者每日每千克體重所需熱量應控製在83~105千焦耳,而消瘦者每日每千克體重則應攝入147千焦耳的熱量。中、重度體力勞動者可依據此標準酌情增加。
2.平衡膳食是關鍵
通過合理的膳食結構來控製熱量,高血脂症患者在日常飲食中應遵循低糖、低脂、高蛋白的原則。通常三大類營養素的攝入量在總熱量中的比例為:蛋白質15%~20%、脂肪20%~25%、糖類50%~60%。高血脂症患者在日常飲食中還應有意識地增加優質蛋白的比例。
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可以保證纖維素、鈣、鉀、磷、鎂以及鐵、銅、鋅等微量元素的足量攝取,對於維持血脂平衡具有重要作用,高血脂症患者宜多吃。專家建議高血脂症患者每日應食用500g左右的蔬果。
3.不同類型有側重
不同患者血脂升高的成分不同,其飲食也應各有側重。
(1)高膽固醇血症患者的飲食原則。高膽固醇血症患者應嚴格限製膽固醇食用量,一般應控製在300mg/日之內,中、重度高膽固醇血症患者應以每日200mg以內為度;飲食中應限製動物脂肪的攝入,增加不飽和脂肪酸(包括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調整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的比值,以大於2最為理想。
(2)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飲食原則。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在飲食中應加強對動物脂肪的限製,適量增加蛋白質。脂肪攝入量以低於總熱量的20%為宜,每日膽固醇攝入量宜在300mg以下;而蛋白質應首選大豆蛋白。
此類患者多存在體重超標的情況,因此應嚴格限製進食熱量。
(3)混合性高血脂症患者的飲食原則。混合性高血脂症患者應同時加強對膽固醇、動物脂肪以及進食熱量的限製,並適當地增加植物蛋白質的攝入量。
二、高血脂患者日常飲食安排
限製總熱量、均衡營養是高血脂患者日常飲食的永恒主題。那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呢?
1.一日三餐的熱量分配
每餐的熱量分配是合理飲食的重中之重,高血脂症患者應加以重視。一般而言,高血脂症患者應遵循“早餐吃好、中餐吃飽、晚餐吃少”的原則,早、中、晚三餐的熱量分配以3:4:3為宜。一些食量較大的患者,可以采取多餐分食的方法,降低每餐的熱量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