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是由各種不同因素引起的胃黏膜、甚至胃壁的急性炎症,伴有腸炎者又稱胃腸炎。急性胃炎根據病因的不同可分為兩種類型,急性外周性胃炎,包括急性單純性胃炎、急性腐蝕性胃炎、急性糜爛性胃炎;急性內周性胃炎,包括急性感染性胃炎和急性化膿性胃炎,我們通常所指的是急性單純性胃炎。
[症狀]
急性胃炎主要症狀為頻繁的嘔吐和腹瀉,其中某一症狀可能表現得特別明顯。起病時,患者腹部不適,以後發生腹痛、腹瀉和嘔吐;嘔吐也可首先出現。糞便一般為黃色、水樣,次數可能很多。有時糞中有粘液、膿血(尤其是細菌性食物中毒時)。嘔吐有時甚為頻繁,可吐出食物,甚或膽汁。此外,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頭痛、寒戰、發熱等全身症狀。檢查時,患者可有失水,腹部可有觸痛,但無肌肉痙攣,腸鳴音增加。病程一般為2至7天。
細菌或病毒所致的急性胃炎,在進食被汙染食物24小時後急性起病,可有上腹不適、疼痛、惡心、嘔吐等症狀,常伴發腸炎性腹瀉,故又稱急性胃腸炎。重者可出現高燒、脫水、酸中毒、休克等症狀。一般病程較短,經治療數天內可痊愈。
嚴重的病例可有失水和電解質平衡失調(鈉和氯化物的喪失)現象,此時患者皮膚彈性減低,可有小腿肌肉痙攣,甚至發生昏迷和虛脫。
根據臨床表現,一般可以確定診斷。要找到致病細菌,則須靠細菌培養。
[病因]
導致急性胃炎的病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1)精神因素精神、神經功能失調,各種急重症的危急狀態,以及機體的變態反應,均可引起胃黏膜的急性炎症。
(2)細菌感染包括沙門氏菌和金色葡萄球菌毒素,以及流感病毒和腸道病毒的感染。這部分因素引起的急性胃炎與細菌性食物中毒有相似之處。
(3)化學刺激化學刺激主要來自烈酒、濃茶、咖啡、香料及藥物(如水楊酸鹽製劑、保泰鬆、消炎痛、利血平、糖皮質激素等),其中急性腐蝕性胃炎多是由吞服強酸、強堿及其他腐蝕劑所致。
(4)物理刺激物理刺激如過熱、過冷、過於粗糙的食物等,均會損傷胃黏膜,引起炎症性改變。而進食被細菌或毒素汙染的食物,是導致急性胃炎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5)過敏因素過敏是產生急性胃炎的原因之一,過敏隻對特定的食品產生反應,例如有人在食用牛奶、雞蛋、魚之後,便會產生劇烈的腹痛,這是因為胃壁發生了變態反應,從而導致了腹瀉和蕁麻疹。即使沒有發生腹痛和腹瀉,可是一旦食用那些有過敏源的食物,就會感到身體不舒服,在這種情況下,患者應該去醫院進行檢查。
[治療]
(1)嘔吐腹瀉嚴重,脫水明顯,則應立即到醫院就診,千萬不要耽誤,因為還有其他一些疾病也會有類似症狀,如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急性闌尾炎的早期。就診時應對醫生講清發病前的飲食及服藥情況及感覺到的症狀。
(2)減少胃腸刺激,臥床休息。停止一切對胃有刺激的飲食和藥物,禁食1~2頓,給予清淡流質飲食,如稀飯、麵片湯等,這有利於胃的休息和損傷的愈合。
(3)多飲水。急性胃炎患者由於嘔吐腹瀉失水過多,所以在可能的情況下要盡量多飲水,以補充丟失的水分。嘔吐頻繁的患者可在一次嘔吐完畢後少量飲水,多次飲入,這樣才可以減少嘔吐。飲用水以糖鹽水為佳,但不許喝含糖多的飲料,以免胃酸分泌過多加重腹痛。
(4)可口服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軟膠囊、黃連素等。
(5)止痛。顛茄片、阿托品等藥均可,還可局部熱敷。
(6)在急性胃炎症狀緩解後的2~3天內,飲食才可慢慢地恢複正常,不要迫不及待地立即恢複正常飲食。
[預防]
(1)禁食過冷、過熱、過於粗糙的食物有些人並沒有吃不潔變質的食物,而是因為狼吞虎咽地進食粗硬的食品或剛吃了熱氣騰騰的火鍋,又吃下一盒冰淇淋,使胃黏膜難以承受,發生了急性胃炎。
(2)飲食宜講究衛生不吃變味的食品,隔夜的食物一定要蒸煮消毒後再吃,因為細菌和病毒感染是引起急性胃炎的最常見的原因。很多人都有吃了擱置太久的飯食後發生腹部不適、惡心,甚至嘔吐的經曆,這就是因為飯食擱置太長時間後有細菌繁殖,吃進胃中即引起了急性胃炎。
(3)避免大劑量服用解熱鎮痛藥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解熱鎮痛藥都有損壞胃黏膜的作用。有些患者因為某種病不得不服用大劑量的阿司匹林,這時應經常注意自己的大便情況,如發現黑便,要立即到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