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胃腸病的飲食保健(1)(1 / 3)

飲食有節度,胃腸自安寧

生活富裕了,吃好喝好了,並不意味著健康水平提高了。如果缺乏健康飲食知識,經濟條件再好也換不回來健康,有時甚至恰恰相反,越有錢越瞎吃傻喝,越瞎吃傻喝就越缺乏健康。

暴飲暴食可以說是現代人的一種普便現象。如有的人在心情鬱悶的時候到麥當勞暴食一頓,也有的人是因為追求形體美,吃減肥藥和節食,但往往堅持不了太久——受不了美食的誘惑,忽然來個毫不忌口,暴飲暴食一通,然後又覺得有點“罪過”,就又開始節食。如此循環,最終的結果是雖“減了玉肌”,人卻麵目無華,患上了胃痛病。像這種現象在現代生活中早已司空見慣。

暴食濫飲——由於種種原因造成的現代人生活飲食現象,同時也是現代人的一種心理狀態,並且已經在悄無聲息地侵害現代人的腸胃健康了。

暴食濫飲最常見的影響是突然發生肚子劇烈疼痛,醫生稱之為急腹症。因為過多的油膩或酒精在胃裏停留時間過長,直接刺激胃壁,使胃黏膜受到損傷,同時刺激胃酸大量分泌,會導致胃、十二指腸黏膜受損,出現充血、水腫以至潰瘍。體形消瘦的人暴食濫飲後可誘發或加重胃下垂。

因此,吃也是一門學問,飲食有節度才能常保胃腸道健康。

合理飲食,鑄就健康

“民以食為天”,吃不僅僅是填飽肚子,而是要吃出健康、吃出學問。為了使你的消化係統保持良好狀態,你的飲食習慣應遵循以下幾點建議:

(1)營養要全麵為了生存和繁衍,我們必須不斷地從食物中攝取必需的營養物質,即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無機鹽和水。利用這些營養物質來維持和滿足身體的需要。某些營養物質攝入不足或過剩,都能引起胃腸道疾病。因此,不應過多吃大魚大肉這類酸性食物,也不應過分吃素,葷素比例為4:6或者3:7時就已經成酸性的體質,應清理腸道垃圾,建議可用蔬果汁每周一次,果汁則可每天喝一杯。

(2)飯吃八分飽健康的飲食規律,應該是一日三餐,飯吃八分飽,少吃零食,切不可暴飲暴食。一般的食物在胃中約4小時左右即被全部排人腸中,因此除晚餐至次日早餐外,每餐進食時間相隔在4~7小時為宜。間隔時間過短,胃中食物未消化盡而又進食,胃得不到休息,會影響胃的功能,久而久之容易得慢性胃炎和消化不良,而進食時間相隔過久,胃早已排空,過多的胃酸侵蝕胃黏膜和十二指腸黏膜,易發生消化性潰瘍,還會使腸液分泌和腸道蠕動受到抑製,導致腹脹、便秘等症狀。

(3)飯前喝湯,有益健康飯前先飲少量湯,好似運動前做預備活動一樣,可使整個消化器官活動起來,使消化腺分泌足量消化液,為進食做好準備。

(4)早餐不能少一日三餐中,如果按其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打分的話,早餐占了70分,午餐10分,晚餐20分,可見早餐最重要。但現代人普遍不吃早餐,更糟的是養成吃宵夜的習慣,這是非常不正確的飲食習慣。所以從現在起要更重視早餐,學習如何吃早餐。早餐一定要豐富而且要選擇耐燃燒4~5小時的食物,才足夠你一天的消耗量。

(5)增加膳食纖維纖維是難以被消化的東西,但它卻絕對對你有益,因為它會清掃消化道,使大便變軟。所以一定要多吃含纖維素豐富的穀類、水果、蔬菜。

(6)少吃精致食物運動少且整天坐在辦公室的上班族最容易犯這種錯誤,為吃的少,刻意選擇很精致的食物而少吃粗糙的食物,這種人的腸管老化得特別快,肝功能變差,大便呈黑色而且會常便秘。因為精致食物缺乏纖維素,會導致腸功能變差,甚至萎縮,所食的食物變成了毒素,使你體質變酸,慢性病也開始。養生之道就在日常生活裏要吃出健康,也能吃出自信。

(7)慎防食物變壞食物變壞通常是由食物中的細菌引起的,一定要盡可能地不讓傳染源接觸食物。另外,烹調食物時要把它洗幹淨,充分地煮熟,把吃剩的食物即時地放進冰箱。

(8)少吃夜宵你的消化係統在晚上分泌出更多的酸液,而晚上你的保護器官起的作用卻最小。所以,不要用食物去刺激消化道。人的消化係統本來就是慣於白天接受食物,所以,還是尊重消化係統吧!少吃夜宵。

(9)少吃油炸食物因為這類食物所含油脂高且不容易消化,多吃會加重消化器官的負擔,引起消化不良。

(10)少吃醃製食物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鹽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11)少吃生冷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