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錦繡 第一百八十九章 出爾反爾(1 / 2)

“禦穹哥哥,子桓,你走吧,我送你走。但請你記住,紀九鄢在等你。我已經等了一個十年,我不介意再等一個十年,兩個十年,直到我白發蒼蒼,再也等不動的那天。”

“九鄢,你又何苦……”

“別說話。你聽我說……”紀九鄢抬手捂住他的嘴,一雙淚眼亮亮的,閃動著她一直以來不曾退縮的執著,“我會離開京城,我不會去找你,我會去北地。”

“禦棨還小,北地雖然太平了不少,但我不放心,總要替她守著。”

“我會守著北地,守著安平王府,直到禦棨完全可以獨當大任為止。”

玉子桓心有不忍,天知道他是用了多大自製才忍住將她攬入懷裏的衝動,帶她走的話差點就衝口而出了。

“罷了,我也不想勉強你,你想如何便如何吧。但是九鄢,答應我,將來遇到心儀的人,便……”

“我答應你就是了。”紀九鄢不想從他的口中聽到任何讓她嫁給別人的話,就算是假設也不要。“你走吧,我看著你走。”

玉子桓終是離開了,上了馬車,朝遠方而去。

紀九鄢飛快地轉身上了北城樓,站在最高的地方看著載著玉子桓的馬車駛上官道,漸漸行遠,直到再也看不見。

紀九鄢忍不住哭出聲,這偌大的京城裏,再也不會有人粗魯地踹開她的房門請她吃桃花酥了,再也不會有人一臉溫和地看著她胡鬧又給她收拾爛攤子了,再也不會有人讓她魂牽夢縈,連睡覺都不得安寧了。

阿婉,禦穹哥哥,你們都走了,留下我一個孤孤單單,知不知道九鄢也會害怕的。

但是沒關係,九鄢等,九鄢等你們回來。

回來的時候,一定要記得請我吃桃花酥。

風輕揚起,拂起她紫色的裙擺,迷了身後不遠蕭湛的眼睛。

天瀚一百四十四年秋,興帝皇甫離駕崩,昭仁帝嫡子皇甫醒夏順應天命民意登基,史稱興元帝。

興元帝勵精圖治,任用賢臣,重用武將,善聽諫言,廣施仁政,在位期間,朝中風氣正直,朝局明朗開放,明皇長史稱其為興元盛世。

興元帝八年夏,七月初五。

安平王府上下忙忙碌碌一整天了,下人們進進出出,將王府上下打點得幹幹淨淨。

年逾四十的小嬸母眉眼依舊如畫,眉黛輕點,風韻猶存,一點也看不出歲月留在她身上的痕跡。

此時她正站在王府門口,殷切地往大街那邊張望,也顧不得日頭毒辣,要曬死人。

“四夫人,這日頭毒得很,您還是進屋裏等著吧,奴婢替您守著。”隨身伺候的嬤嬤心疼,勸道。

小嬸母搖了搖頭,“好不容易回來一次,我哪裏能不守著。”

話才落,就將先前打發去城門口候著的小廝氣喘籲籲地跑回來了,一臉喜氣,“四夫人,四夫人,王爺回來了。”

踏踏的馬蹄聲緊隨而來,禦棨一身軍裝加身,早就褪了少年稚氣,誠然已是成熟穩重男兒。

“小嬸母。”多年不見,禦棨翻身下馬,幾步上前,屈膝就要跪下。

四夫人哪裏敢承禦棨這一禮,趕緊伸手扶住他,眼淚已經婆娑,“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小嬸母看看,長高了,也壯了,黑了。”四夫人一臉心疼,“就是瘦了不少。這北地風沙苦寒之地,王爺吃苦了。”

“不苦,小嬸母,阿棨一點都不苦。”禦棨笑著安慰,扶她往王府裏走,“天熱,小嬸母還是入屋吧,別曬壞了。”

禦棨回到王府第一件事,便是到祠堂上香。

他遵著姐姐禦婉的遺願,接受了皇甫醒夏登基為帝的事實,甚至是在他登基之初,朝堂眾臣有所非議蠢蠢欲動之時,與雲南王府聯手鎮壓過動亂,但從朝局穩定之後,他便請旨去了北地。

最初那兩年因著奶娘,禦棨倒還時常回京,後來奶娘病逝,他便再沒有回來過,哪怕是那位下了幾道催命的聖旨,禦棨也不為所動。

算一算,也有六年了吧。

而這一次回來,是為了禦婉留下的唯一骨血,雲南王府的小世子。

“剛回來,不歇一歇嗎?”四夫人為禦棨備了點吃的送來,卻見他換好便服就要出門。不用問也知道,他是要去雲南王府。

“不了,晚上再回來與小嬸母用晚膳。”禦棨淡淡一笑,北地風沙磨礪出的堅韌可在日漸成熟的臉龐上,端得穩重了不少。

四夫人輕歎一聲,也不攔他,隻是道,“好好說話,別起衝突,嚇著孩子就不好了。”

禦棨抿抿唇,似乎是在想著他能好好說話的幾率,最後在四夫人擔憂的眼神下隻能繳械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