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把刀取自於左胸前,他隻出一刀,一刀已足以。
這把刀叫無名。這刀曾經傷過天下第一殺手白龍。可卻沒能救得了朋友的命。他的朋友是海外鑄刀高人苗驚浪,局於海外拜刀掌門之位,其門人皆是一流高手,無人敢輕犯。但他晚年入魔,鑄造魔刀,江湖人請白龍出山,刺殺之。那一戰,白龍身不染血,如入無人之境。以神劍雲龍脊,斬毀苗驚浪全數作品。此戰九方弈本不能敵。除嘯林刀無任何一刀可快過白龍的劍,而嘯林刀因為太快,而不穩,反露破綻,險些被白龍所殺。在其友人將死之際,九方弈取來苗驚浪未完成作品,與白龍同歸於盡。刀出,白衣飄血,雲龍斷顱。血是白龍的血,頭確是苗驚浪的頭。
再出劍,九方弈必死。但卻放過了他,也放過了那柄刀。
白龍隻是說:“這柄刀,不是魔刀,你可以留著它。”
說罷,便如白色鬼魅一般飄然離開。
九方弈才成了唯一的生者,留下這柄沒有名字的刀。
這一把刀,同樣也傷得了慕容緲。
從意想不到的角度,力度,速度。從慕容緲雙掌之中找到破綻,割傷了他的胸口。
折刀出刀之時,鳳鳴刀和嘯林刀並沒有放回刀鞘,而是拋在空中。
他將無名拋棄,第四把刀出鞘!
第四把之後,還有第五把。
戰至上十七把刀拋向半空,下落瞬間,用完全部不同刀路的招式。慕容緲獨霸西北數十年,從沒見過這樣的對手,十七把把短刀,有著數套迥然不同武功,世上隻有一種人可以練就這樣的武功。
那就是重情義的人,因為這世上隻有情義才能讓人願意記住截然不同的故事,就像這些短刀,每一把刀代表一個人。每一種刀路出於對一段過往的情義。他出了多少招,沒人數的清。
慕容緲數的清,甚至有些認得出。
比如九方弈腿上第四把短刀,是江西吳散人的騰龍刀法,他是慕容緲的摯友,也是九方弈的生死之交,他記得,他和九方弈交惡之時,吳散人寧願橫腹一刀,也要阻止二人決鬥。不然三年前他們就已經你死我活。
比如九方弈肋下第三把刀,禦刀氣點穴,那是江南名妓蘇姚的成名一招。九方弈為了她這個風塵女子,不惜和錦衣衛翻了臉。隻因他覺得,還懂得練一點武功的女人,絕不是壞女人,至少她們想過為了自己的清白而堵上性命。不管他想的對不對,九方弈就是這麼做,他豁出性命甚至惹了朝廷。其風流韻事,更是傳為江湖佳話。
如果不是敵人,他何嚐不想有這樣的朋友,能有成為這些短刀之一。
慕容緲雖未練魔功,但內力之醇厚,勝於魔功。
他之五陽破晦手,曾大敗譚家縱星滅道四十六式中最剛硬的一招推星手。譚家從此一蹶不振,慕容家掌功名聲鵲起。他掌速之快,九方弈也未曾想到,其力不失之下,其速已可追過九方弈大部分寶刀。每一招交手之後,足下城樓,牆垣皆是碎裂,難以站穩。
以至於他們從城樓戰至山巔。
從山巔戰到群俠亂屍之中。
掠淵,登樓。三個時辰過去。
北盟之人已經瀕臨城下,久攻不取。
三大堂主浴血一戰,誓死不退。
九方弈最後一刀出手。慕容緲終不能擋,身中其刃。九方弈抱住他後傾之身,手握插在他身上的刀柄,跳下城樓。但此時察覺,此時慕容緲身有餘力,內力亦可催山掀海。除了同歸於盡,已無它路,九方弈坦然赴死,絕不鬆手。
可慕容緲下墜之時,並沒有下手殺九方弈,而是傾盡生命最後之力,灌以幾十年功力,一掌轟垮了城樓,其力道堪比炮火。
他用生命最後的力量,換取全盟兄弟們的必勝。
即是顧全大局,又是不忍殺九方弈這樣的人。
而插在他屍身上的刀是九方弈腰間第七把短刀,李沉沙的作品。
從來沒人怨恨過李沉沙,而九方弈也願意以性命去相信他。
而九方弈得勝之後,氣空力盡,疲態顯露。
城牆破。此狀被小人所見,暗施冷箭。九方弈難避其箭,中之,拔出,血已盡黑。毒性入體,逃至淵邊之崖。
九方弈仰天大笑。
墜入九淵其一,斷無生機。
想到一代英雄隕落於此,不禁令人扼腕長歎。
那一戰,九淵染紅其三。
九淵城武者雖是千人有餘,尚不能染紅其一。三十七門六十四幫總盟不足萬人,亦不能染其一。如何紅其三淵潭水?隻因為百裏聽雪知道什麼是仇恨,他能忍三年,他知道那是什麼滋味,所以他也不容許仇恨滋生。他不但擊敗了九淵城,還殺盡了九淵城的百姓,永絕後患。
這些日子來,李沉沙隻做一件事。打造一柄利劍。輕薄,鋒利,毫無破綻。
他把一生中所有在鑄造上犯下的錯,都千錘百煉得印在自己的腦海中。而這柄無瑕神鋒,不需要太多時日,每一寸都容納了自己絕不再錯的決心。每一錘都傾注他畢生心血。最後一錘前,他將劍身深入火中。運化全身內力於錘上,這一錘並非鑄造。而是為了毀滅!
隻為毀滅。
一聲震撼山河打鐵聲,響徹乾坤,
那黑鐵錘頭被震碎,劍身完好無損。
此劍功成。
他在等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