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閑情文字(1 / 1)

熱愛文字,因為文字給予我的太多。

麵對眾人,我不能侃侃而談。語拙的我,隻能借助文字來表情達意,喜歡這種自在簡單的形式,隻有指尖輕觸鍵盤的“啼啼嗒嗒”聲。文字,是一種依托,也是支撐形骸的經脈。

朋友曾經問我:“寫一篇文章需要多長時間?”其實,寫文章的時間並不很多,因為大量的時間都花在構思上了。對於家務,我已無排斥心理。隻有做家務的時候,我的思維才處於真空狀態。拖地、洗衣、做飯的時候,我的頭腦中,都有可能在醞釀這篇文章,從材料的取舍到行文的切入,無不在這個過程中孕育衍生。萬事萬物,情理互為交融。可以編排文字的女人,應該有能力成為無師自通的大廚。在我看來,文章隻不過是紙上精燒細煮出來的盛宴;飯桌上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其實,也是靈性的再現,和一篇言辭曼妙的文章別無差異。我喜歡這兩個創作過程。

思想,是一間空房子。裏麵塞滿了對文字的思索,雜念便很少滋生,如同莊稼長勢旺盛的田地,雜草很難有生存的縫隙。頭腦中有了這些牽連不斷的文字,我幾乎沒有意識去留意什麼是煩惱,什麼是憂傷。平靜如水的心田,是最適宜文字生長的土壤,我決定快樂地生活,幸福地為文。回頭細讀那些的文章,我被自己感動了,因為我說服了自己,選擇了這種心平氣和、安靜坦然的生活思路,這是我最大的收獲。

因為寫作,生活變得簡單多了。思緒中有那麼多美妙的詞章,你還願意顧念人世間的紛紛擾擾嗎?文字讓心境澄澈,躲進文字的小樓,身心真正成一統,可以做心無旁騖的趕路人。廬山的導遊這樣告戒遊客:“看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我想做埋頭走路的人,不抬頭,寫清清白白的文字,這讓我覺得自己也幹淨了,白紙黑字,昭昭彰彰。事實上,隻要一路走下去,風景是不回辜負行路之人的。

寫文章是件快樂的事。文字中散發著生活的氣息,生活也因為文字而更精彩。每一天,對我來說,都是一個憧憬。我喜歡去上班,因為那裏,可能會有稿費單或者是遠方寄來的樣刊和問候;我喜歡嶄新的每一天,因為今天會有新的文章以紙質的形式再現,也可能會巧遇激發靈感的誘因。這些就像訓獸師手裏的糖果,成為我堅持寫下去的誘惑。

文字中的我,自在而快意。我的心緒,會擰成一股繩,在繩子的盡頭,總能牽扯出一絲半屢的靈感來。遐思中,偶得佳句,必然欣喜不已。於是,追著愛人問:“這句話好不好?”其實沒指望得到他的讚美,隻想這句話被認可而已。記得一次,我在構思《讀秋》一文時,突然靈光一閃,得了一句:“誰能斷言,秋是衰老的春天,還是孕育春天的種子?”常常因為一兩句話,得意好幾天。似乎一篇文章,隻需要隻言片字就可以定乾坤。回想起來,覺得自己膚淺得可愛。

總以為,文字是純樸善良的。透過文字解讀的人生,純情優雅。文字也有足夠的定力,讓心情閑淡。有文字作伴,就像徜徉在文字搭建的庭院深處,隨時可以找一處避風向陽的山牆,靠著曬太陽,舒適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