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要官邸如何防無人機擅闖
百科
繼韓國青瓦台、法國愛麗舍宮、美國白宮之後,日本首相官邸日前也遭不明無人機的擅自闖入。尤其讓日本緊張的是,這次墜毀在首相官邸的小型無人機不僅安置有攝像頭,而且被查出有“微量輻射”。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日前宣稱將盡快通過法律禁止無人機在重要設施上空飛行。上述四地無一不是防護周密戒備森嚴,但為何就擋不住小型無人機呢?
韓法美日接連中招 據共同社報道,日前在日本首相官邸房頂上發現的屬於市場上銷售的“Phantom”型無人機,但經過大幅改造,原本白色的機身也被塗成了黑色。日本警方稱,無人機被檢測出微量輻射,可能含有福島核事故釋放的銫,“有人故意控製無人機飛入官邸”。
近來被這類不明無人機闖入的禁區還不少。1月26日,一架“Phantom”無人機突破“全球最嚴密的防衛網”,在美國白宮草坪上墜毀。1月15日夜間至16日淩晨,一架小型無人機飛越法國總統官邸愛麗舍宮。一個月後,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協和廣場等地標性建築一夜之間又遭到至少5架無人機“侵擾”。被不明無人機搞得舉國皆驚的還有韓國。去年韓國多地發現墜毀的無人機,它們曾在青瓦台上空飛行並近距離拍照。
難在預先發現 從最近頻繁闖禍的小型無人機照片上看,它們大都屬於消費級無人機,即利用智能手機的技術結合相對成熟的小型航模平台,重量往往隻有幾公斤,價格甚至低到與一部智能手機相當。盡管與動輒上億美元的“全球鷹”、“捕食者”等軍用大中型無人機相比,消費級無人機結構簡單、造價低廉,但它在城市裏也有自身的特點:體積小、飛得低,難以被監控設備發現。
一名中國航空專家介紹說,監視空中目標的傳統手段主要依靠防空雷達。盡管現代化低空雷達可防範超低空來襲的巡航導彈和戰機,但後兩者並不能真正貼地高速飛行,因此低空雷達監視的“超低空”通常是指數十米以上300米以下的空域。而消費級無人機的飛行高度往往隻有十幾米,外加城市裏高樓林立,更增加了雷達的探測盲區。此外,即便在雷達探測範圍內,由於消費級無人機體積小,而且普遍采用非金屬材質,雷達反射麵積很小,再加上地麵雜波的影響,很難在雷達屏幕上準確分辨。例如去年闖入韓國多地的小型無人機就曾被韓軍TPS-830K低空雷達識別為鳥群。因此各類消費級無人機闖入事件中,大都是由目擊者發現的。
一旦確認這類消費級無人機靠近禁區,安保部門能動用的手段就多了。由於小型無人機飛行速度較慢,用狙擊步槍就可以直接瞄準擊落。出動直升機靠近撒網捕獲也是常見的辦法。今年2月,法國還在測試中用另一架無人機成功撒網捕獲“入侵者”。此外,中國推出的“低空衛士”激光係統也是專門為克製這類小型飛行器而研製的,它可以擊落兩公裏內的固定翼、多旋翼、直升機等小型航空器。
無人機熱潮背後的隱患 鑒於消費級無人機的易獲取和隱蔽特性,美國對無人機恐怖襲擊的擔憂與日俱增。盡管在闖入白宮事件後,大疆公司宣布對無人機強製升級,禁止進入白宮15.5英裏半徑範圍之內。但美國安全專家表示,恐怖分子要破解這種限製並不難。此次日本無人機事件也證明,對消費級無人機進行改裝正變成現實。
除了恐怖襲擊外,蓬勃發展的無人機自身也存在隱患。中國空軍專家傅前哨說,小型無人機的管理對各國來說都是難題。“無人飛機小,不容易發現,容易飛進敏感區域”。消費級無人機的價格對於普通人而言已非是最大的障礙,取而代之的是較高的操控難度。中國無人機生產企業億航科技聯合創始人熊逸放表示,由於消費者必須經過係統學習才能安全操作,在玩家圈內,俗稱“炸雞”的無人機墜毀事件層出不窮。該公司推薦的辦法是,將無人機的操控整合到手機上,使用者直接在手機屏幕上操縱無人機飛翔。
航空專家認為,除了無人機操縱員缺乏正規培訓,難以應對突發情況外,一些無人機自身可靠性也存在不足。據統計,近年來國內生產無人機的企業已猛增到數百家,但從零件采購到飛控軟件再到整機可靠性測試,缺乏統一標準。該專家認為,這就像開車上路,不但駕駛員應該考取駕照,而且汽車本身也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未來消費級無人機的使用範圍越來越廣,可靠性問題將日益嚴峻。空域分配則是另一個困擾無人機發展的難題。美國已發生過無人機和有人駕駛飛行相撞事件,美軍無人機放飛權已下放到連排級,他們並不事先申報,而且無人機飛行也沒有固定航線,管製非常複雜,美軍至今也沒有可行方案。
傅前哨認為,中國同樣需要警惕這類的小型無人機闖禁區的情況,應該對無人機加強管理,有所規範。目前我國還沒有針對無人機的相關立法,隻有一些規範措施,包括公安部門對無人機企業進行檢查,禁止無人機在城區和大型廣場飛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