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了GPS我們還需要北鬥
百科
2015年3月30日,我國成功發射一顆北鬥導航衛星,這是我國發射的第17顆北鬥導航衛星,這次成功發射,標誌著北鬥導航係統由區域運行開始向全球組網。其實早在2012年,北鬥導航就開始向亞太大部分地區正式提供服務了,但很多人對它還是不熟悉。那麼當北鬥衛星導航係統全麵建成後,到底會給我們帶來哪些應用?“北鬥 pk GPS” 自有導航係統意義何在?
應用五花八門 衛星導航有幾百種應用,這些應用幾乎影響著現代社會的所有方麵。作為基礎設施,衛星導航能有什麼用,這完全取決於人類的想象力。全球衛星導航的信號,就像陽光、空氣一樣,每時每刻都彌漫在我們周圍,任何人都能獲得,而且絕不會像手機信號一樣,出現使用的人越多信號就越差的情況。這很好理解,就像廣播信號,收音機的數量對廣播信號的強弱沒有絲毫影響。我們可以列舉幾個有趣的應用,讓大家見識一下衛星導航的威力:
衛星導航除了定位和導航,更能對交通工具進行測速,所以,隻要在所有出廠的車上裝有統一的導航係統,比如北鬥導航係統,就能隨時完全掌控任何車輛的行駛速度了。如此,超速現象將大為減少,交通事故也將減少。
放牧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你得跟著羊群或者牛群跑呀跑,稍微省點力的方式就是有一隻牧羊犬,讓牧羊犬替你跑跑腿,牧民還是得跟著。假如你在每隻羊耳朵上佩戴一個導航裝置,那麼,你就可以在家裏一邊上網一邊牧羊了。首先,羊耳朵上的裝置除了內置北鬥終端,還可以利用太陽能供電,能發出一些聲音,比如牧羊人的吆喝聲,牧羊犬的叫聲,汽車聲等。通過向羊群中的某些羊播放聲音,就能讓羊群非常聽話地按照主人的指示前進,轉彎,或者調頭。
以上,其實隻是舉了幾個不常見的例子。實際上,衛星導航已經在農業、航空、環境、海運、公共安全和災難救援、鐵路、空間、勘測與繪圖和定時上有了豐富的應用。所有的交通工具,隻要裝有北鬥終端,都能得到北鬥導航的服務。更重要的應用是在國防上,幾乎所有的戰機和導彈都需要導航和定位等功能,失去了位置信息,戰機可能會迷路,導彈也不知該射向哪裏。以我國的北鬥為例,2020年,北鬥實現全球衛星導航功能後,能使我國的作戰效能和作戰費效比大幅提高,大大提高我國的國防能力。
北鬥導航的意義何在 無數的人,在私家車或者手機等設備上免費使用GPS導航,用戶體驗很好,人們一提起導航就首先想到GPS,這導致很多人不知道我國也有一套自主導航定位係統。而知道北鬥的,也有不解,有GPS不就可以了嗎?重複建設,真的有必要嗎?通過上麵的介紹,我想,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GPS是美國的導航係統,美國可以根據需要,關閉某個地區的導航服務。如果哪一天,由於某些原因,美國關閉了GPS服務,那麼我國無數的行業將因此受到極大的影響。假如你正一個從沒去過的地方,在導航的指導下開車,突然,導航沒了,那你怎麼辦?
實際上,GPS最初建成時,美國就把GPS信號分為民用標準和軍用標準兩類。
由於民用的標準定位服務不需要任何授權,但民用信號中被人為地加入誤差以降低精確度,使定位精確度在100米左右;而軍用的精度在10米以下。
直到2000年以後,美國才取消對民用信號的幹擾。因為美國通過係統更新,已經能實現在戰時任意關閉某個地區的GPS信號,這是為了讓GPS導航係統繼續擁有全球壟斷地位。
隻要有一部智能手機,任何人都能搜索並接收到GPS信號進行定位和導航,看似免費使用,其實不然。手機裏麵有GPS模塊,而廠商每生產一個GPS模塊都需要向美國交費才能獲得授權。手機上有gps模塊後,手機成本會增加,最終,還是消費者買單。所以,我國北鬥全球導航全麵建成後,將使國內導航終端的生產廠商獲益,實現彎道超車。
作為一個大國,我們必須擁有一個自己的全球衛星導航係統,這就是北鬥。它既是中國的北鬥,也將是世界的北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