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國會縱火案藏殺機
納粹獨裁製成現實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受命組閣,這既不是通過暴力奪取政權,也不完全是通過國會選舉獲得多數席位上台執政,而是由總統興登堡援引魏瑪憲法第48條,任命希特勒為總理。從這一點看,希特勒內閣同布呂寧、巴本、施萊歇爾內閣一樣,也是總統內閣製。所不同的是,希特勒甚至比他們還要受到更多限製。
在希特勒受命組建的內閣中,由總統決定內閣多數人選,直接掌管國防和外交大權。希特勒隻能決定除自己之外的兩名納粹黨人選。根據雙方約定,總統不單獨接見希特勒,隻有在副總理陪同或在場的情況下,方可聽取希特勒關於工作的請示和彙報。與布呂寧、巴本內閣不同,希特勒從未從總統那裏獲得隨時頒布“緊急法令”的權力。興登堡要求希特勒內閣,必須獲得國會多數認可,如果納粹黨和內閣聯合夥伴取得國會多數支持,那麼,總統就準許希特勒和納粹執政。否則,希特勒內閣將重蹈前幾屆內閣覆轍。
在保守勢力看來,1月30日希特勒內閣,是他們較為滿意的組織形式。他們既排斥了民主派和進步勢力,又可利用納粹黨擁有的群眾基礎為自己服務,穩定政局,渡過危機。同時又能在內閣中分享權力,使納粹黨遵循他們的軌道。
希特勒當然不甘心忍受保守勢力對其權力的限製和束縛。他所追求的目標是徹底廢除魏瑪議會民主製,全麵建立法西斯獨裁政權。早在1924年,他就宣稱要“取締政黨”,“解散國會”,以獨裁製取代議會民主。1932年1月他明確表示:“法西斯主義要求全部權力,絕不同其他勢力、保守派政黨和派別長久分離權力。”
此時與希特勒分享權力的有總統、陸軍和保守派三方麵勢力。正是這三方麵,他才得以上台。希特勒上台伊始,就迅速剝奪這三方勢力,使他的黨成為國家的唯一主宰,然後以強權政府及警察力量,實行納粹革命。
為了在1933年3月5日的國會選舉中取得多數,必須取締共X黨。把共X黨的100個席位取消後,納粹黨和民族黨在國會中就占多數了。為此,納粹黨製定了對共X黨進行鬥爭的方針。正如戈培爾在日記中所說:“目前我們暫不采取直接的對抗行動,必須先讓布爾什維克的革命嚐試爆發出來,在適當的時候,我們就采取行動。”
2月27日,卡爾.恩斯特沒有辜負希特勒的希望。他帶領一小隊衝鋒隊員,順利通過秘密通道來到國會大廈裏麵。他們將汽油和易燃的化學品撒得到處都是,然後留下火種,任由衝天大火騰空而起。
議長戈林看到國會大廈在烈火中倒下,按照原定計劃,現在輪到他出場了。他指責德國共X黨是“國會縱火案”的元凶,並且咒罵共X黨陰險卑鄙。與他相響應的是秘密警察頭子魯道夫.狄爾斯,他大聲叫喊說:“共X黨的革命已經開始了!我們一分鍾也不能坐等!我們要毫不留情地對付他們,一定要格殺勿論!”
隨著“行動開始”一聲令下,僅僅兩個小時之後,早已進入戒備狀態的柏林衝鋒隊員,奉命同其他納粹分子一起,對德國共X黨人進行大搜捕。一萬多名共X黨人在當天晚上被捕,接下來的幾個月,被捕人數激增至六七萬人。在被捕的人員中,有兩位著名人物:即德共主席台爾曼和共產國際執委、保加利亞工人領袖季米特洛夫。他們不僅在獄中堅持鬥爭,而且指出:“國會縱火案”的真正元凶,是納粹黨徒自身。
2月28日,希特勒為徹底消滅共X黨,實行法西斯統治,通過興登堡總統簽署了一項“保護人民和國家”的法令。在這項法令中,取消了公民的言論、出版、集會、結社自由,中止憲法中保障個人權利和公民自由的七項條款。並且有權對“嚴重擾亂治安的人”判處死刑。這項法令頒布後,納粹黨大開殺戒,大批共X黨幹部和進步人士被殺害,整個柏林陷入一片恐怖聲中。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共X黨被迫轉入地下活動,法西斯氣焰甚囂塵上。
3月5日的選舉,納粹黨仍然未能如願,德國共X黨和德國社會民主黨共獲選票1200萬張,占總票數的30.6%。各傳統資產階級政黨獲選票1000萬張,占總票數25.5%;其中民族人民黨占8%。納粹黨獲得1720萬張選票,占43.9%。納粹黨仍然需要聯合其夥伴德意誌民族人民黨的支持,兩黨所得票數合計達51.9%,僅獲微弱多數。然而,這被認為是表明民眾多數支持希特勒內閣及其政策。希特勒內閣由此獲得國會承認,並繼續執政。但這離通過《授權法》所需要的2/3多數票還相差很遠。
為了在國會中取得絕對優勢,希特勒針對不同黨派采取了不同對策。他公然違反憲法,宣布當選的81名共X黨員資格無效。這樣,當選議員由647名縮減至566名。由此,納粹黨議員在國會中占有比例超過50%。戈林又利用他掌握的警察大權,對若幹名社會民主黨議員進行“保護性拘留”,削弱該黨在國會中的影響。
此時,納粹黨仍然需要再得到40票支持,才能取得2/3的多數。因此,爭取中央黨的支持成為關鍵。中央黨獲430萬張選票,在新國會中占有74席,他們的態度對能否通過授權法起著重要作用。3月20日,希特勒避開反對授權法的中央黨領導人布呂寧,同該黨領導人卡斯主教、施特格厄爾和哈克爾斯伯格舉行會談。卡斯主教提出“應盡快回到憲法規定的基礎上來”。
希特勒許諾教會的權利不會削弱,它們同國家的關係不會改變,國會和聯邦議院的存在不受威脅,總統的地位和權力依然不變。同時聲稱;所有投票讚成授權法的政黨聯合組成一個工作委員會-“精英小國會”,政府根據授權法頒布任何法令時,事先均要聽取“小國會”的意見。而戈林則威脅說:“如果不讚成授權法,將把中央黨官員從所有機構中全部清除!”通過欺騙、拉攏和恫嚇,希特勒獲得了中央黨領導人的支持。他們表示,中央黨議員將在國會表決授權法案時投讚成票。
第三帝國第一屆國會,選定3月21日作為開幕日期是有深意的,因為這一天,是俾斯麥1871年主持第二帝國第一屆國會開幕的日子。身穿金光閃閃製服的帝國時代遺留下來的老元帥們,和頭戴骷髏膘騎兵頭盔的海陸軍將領們,在前王太子馮.馬肯森陸軍元帥帶領下進入會場,興登堡顯然大為感動。布置這次演出並指導全國廣播的戈培爾,在儀式進行中一度注意到老元帥熱淚盈眶。總統在祭壇前宣讀了一篇簡短的講話,表示支持希特勒的新政府。
希特勒為了表示他對總統的敬意,走下講台,到興登堡麵前深深一鞠躬,緊緊地同他握手。這時,戈培爾布置的照相機、電影機、錄音機都同時開動起來,鎂光閃閃,機聲軋軋,把德國陸軍元帥和奧地利下士象征著新德國和老德國團結的莊嚴握手場麵記錄下來。讓全國和全世界都能聽到和看到。
希特勒在波茨坦作了令人眼花繚亂的保證之後,國會於3月23日在柏林克羅爾歌劇院討論,通過了所謂授權法案。它的正式名稱為《消除人民和國家痛苦法》。一共隻有五節,把立法權、批準同外國締結條約權、憲法修正權,都從國會手中拿了過來移交給內閣。為期4年。此外,這項法案還規定,內閣製定的法律由總理起草,並且可以不同於憲法。但是,任何法律不得“影響國會的地位”這一保證,卻是世界上最殘酷的嘲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