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戰武漢日強弩末勢看大局入戰略相持(2 / 3)

9月17日,日軍集中第6師團和第3師團一部,約1萬5千人從廣濟南下,向田家鎮要塞迂回攻擊。進攻一開始,日軍炮火異常猛烈,國軍多處陣地被日軍炮火摧毀,一些官兵在炮火中犧牲。在軍、師的炮兵部隊和要塞炮兵火力的支援下,中國守軍一次又一次地阻擊了日軍的進攻。

激戰兩日,在中國守軍的頑強抗擊下,日軍地麵部隊的進攻一時難以得手,不得不加強海軍和空軍的支援力量。9月28日,日軍出動70多架飛機,集中10多門重炮,同到達田家鎮江麵的海軍增援部隊配合,猛烈轟炸和炮擊田家鎮要塞。在隆隆炮聲中,第6師團和今村支隊向田家鎮發起猛攻,中國守軍被迫退卻。

此時,日軍第2集團軍之左翼兵團毫無進展,為減輕中國軍隊對其壓力,他們希望第11集團軍的第6師團,能盡快進入漢口以北地區。宮崎周一告訴第6師團,該師團在廣濟附近向武漢發起攻擊的時間,預定在10月17日左右。

日軍第6師團有苦難言,他們遭到中國軍隊的頑強阻擊後,傷亡慘重,有的連隊隻剩下二三十人,預定的3200名補充兵員要到10月20日才能到達。因此,開始進攻的日期最早也得在10月23日。第6師團參謀長接到軍司令部的通知後,為難得流下了眼淚。

為保障西進部隊南側的安全,8月4日,日軍第106師團從九江出發,沿著九江至南昌的南潯公路進犯,首先進攻廬山北麓。國軍守衛這一地區的是第1兵團總司令薛嶽,他要求各部隊要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構“反八字形”陣地,如袋捕鼠,又如飛剪,敵犯右則中左應,犯左則中右應。

日軍第106師團進攻受阻,不斷受到打擊。在連續5天的激戰中,日軍團、營長一級的指揮官死傷8人,連、排長有一半非死即傷,部隊幾乎失去進攻能力。日軍第11集團軍司令官岡村寧茨,見僅憑第106師團的力量,已經無法繼續前進。8月20日,日軍第101師團奉命從湖口鎮橫渡鄱陽湖,向廬山東南麵的星子地區進攻,得手後繼續向德安推進。

8月21日,日軍第101師團進攻星子。中國守軍第25軍,在星子附近同日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日軍被殺得血肉橫飛,難以突破星子陣地。第106師團得到加強後,仍無法攻下星子。第106師團師團長鬆浦淳六朗中將意識到,從正麵進攻已經難以突破中國守軍的防禦,決定改變進攻方向。

9月21日,日軍第106師團所屬第123聯隊、第145聯隊、第147聯隊和第101師團第149聯隊,向德安西南方的萬家嶺地區進攻,企圖包圍中國守軍德安陣地的左翼。

薛嶽看到日軍孤軍深入,當即定下決心,指揮第4軍2個師,第66軍2個師,第74軍2個師共6個師的兵力,從側後迂回,將日軍包圍起來。

10月7日,薛嶽對被圍日軍發起總攻,第66軍攻克了石頭嶺陣地,擊潰了萬家嶺、茅坪聶、老虎尖等地的日軍。第4軍攻占扁擔山,第74軍的2個師猛攻日軍據守的長嶺、張古山陣地。

這時候岡村寧茨才意識到,被圍部隊已經處於絕境。10月8日,日軍為擺脫被動局麵,急忙調遣飛機、空投彈藥糧秣。並命令第27師團前往增援。但這路日軍前進到萬家嶺西麵的白水街地區時,被國軍第32軍擊退。

萬家嶺日軍孤立無援,糧彈無法補給,處境危難。薛嶽看到殲滅日軍的時機已經成熟,命令各個師都組織數百人的敢死隊,一起向日軍發起進攻。10月9日晚,萬家嶺、雷鳴鼓陣地炮火連天,在中國軍隊的猛烈打擊下,被圍日軍4個聯隊大部被殲滅。

日軍第106師團和第101師團都是特設師團,在萬家嶺遭到中國軍隊的重創,第106師團幾乎遭到全軍覆沒。

日軍進攻武漢,在以主力5個師團沿長江兩岸西進的同時,又調遣4個師團從北麵南下,沿大別山北麓地區向武漢進攻。這路日軍就是華中派遣軍所屬的第2集團軍。7月中旬至8月下旬,日軍第2集團軍陸續向安徽合肥地區集結。

富金山防線,由國軍第71軍軍長宋希濂指揮,他決定依托既設陣地頑強抗擊。宋所部參加過淞滬會戰,積累了對日軍作戰的經驗。

富金山戰鬥,國軍在宋希濂指揮下,與日軍激戰數日,始終堅守陣地,日軍攻占一處陣地,宋希濂就組織部隊反攻,給日軍以重大殺傷。擔任第一線進攻的日軍傷亡重大,連續5次補充兵員,都無法突破富金山一線陣地,日軍被殲數千人。第13師團每個連隊平均減員到40人,營長一級的軍官傷亡也很大。日軍第2集團軍無可奈何,被迫兩次增兵,援助第13師團,但仍未見成效。

東久邇宮稔彥王司令官十分氣惱,被迫再次增兵,他調第16師團前往葉家集進行增援。同時,為加強第13師團進攻力量,還給第13師團增配了獨立機槍隊,獨立輕裝甲車隊,炮兵部隊。

9月11日,得到兵力兵器加強的日軍第13師團,重新向富金山陣地發起猛攻。國軍第71軍的側背受到日軍的嚴重威脅,宋希濂組織部隊給日軍以打擊後,奉命撤退,到小界嶺一帶組織防禦。

9月17日,日軍第2集團軍向第13、第16師團,下達了突破中國軍隊大別山防禦體係的命令。根據這一命令,第13、第16師團開始進攻沙窩、新店等地。中國軍隊利用大別山的各個要隘和險峻地形,機智地與日軍周旋。日軍如同進入了一個難以自撥的泥潭,國軍用各種方式持續阻擊了1個多月。

日軍在突破中國軍隊設置的大別山防線時,死傷5000餘人。日軍第16師團第33聯隊,這支擔任主攻任務的分隊,僅剩下中隊長以下13人。日軍步兵第39聯隊從廬州出發時,全聯隊編製2800人,到9月底,全聯隊官兵不足800人,部隊減員四分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