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府向挪威王國宣布,不論現在和將來,德國都無意采取行動,侵犯挪威王國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因此,德國政府期望挪威政府和人民不要抵抗。任何抵抗將不得不受到可能手段的擊破,從而隻能導致絕對無益的流血犧牲。
而此時,入侵丹麥的兩個德國師,已經開進了丹麥國土。
丹麥是個隻有400萬人口的國家,全部軍隊也隻是弱小的國民軍。丹麥地勢平坦,日德蘭半島最南部分與德國接壤,有利於德國裝甲部隊的快速推進。
丹麥政府和統帥部,於5時舉行禦前會議,這時德國登陸部隊已在預定區域登陸,步兵和摩托化兵團在空軍配合下長驅直入。德國空降兵一著陸就將王宮包圍。隻有禁衛軍在王宮周圍放了幾槍,算是進行了抵抗。1小時後,政府和國王決定不抵抗,向希特勒軍隊投降。當晚,丹麥議會一致讚同政府的投降決定。斯托寧首相在議會上宣稱:“但願我國保持和平和秩序。我們期待公民安分守紀。”
4月12日,丹麥武裝力量總司令普呂甜蜜爾中將在廣播演說中,對丹麥軍隊在納粹軍隊開進丹麥國土時,幾乎不放一槍表示感謝。他說:“軍隊中誰也沒有違背自己對國王和祖國的天職。”
在挪威的情況則不同了。
挪威軍隊在遭受進攻前,陸軍有6個常備師,共15.5萬人。挪威的動員計劃,規定征召後備人員10萬人入伍。空軍約有180架飛機,但很多是舊式的,海軍擁有4艘海岸防禦艦,近30艘小型驅逐艦,11艘布雷艇和9艘小型潛艇。
挪軍的作戰計劃,是建立在英法派遣遠征軍的基礎上的。計劃規定,挪軍和英法遠征軍主力在南部展開,西海岸由英法海軍掩護。挪軍預定在4月7日開始動員和集中展開,並於10日前準備好港口,供英法遠征軍第一梯隊登陸。
英國政府認為,丹麥、挪威處於英國東北側,一旦落入德軍手中,將對英國造成嚴重威脅。因而戰前曾擬定行動計劃,代號為“韋爾佛德雷戰役”。該計劃規定:陸軍應於4月8日在納爾維克、卑爾根、特隆赫姆斯塔格等沿海港口登陸,並在挪威海域進行布雷。但實際上,英國海軍已於4月5日在那裏布下了第一枚水雷,7日英國遠征軍開始登陸。
德國駐奧斯陸大使向挪威政府遞交最後通牒,5時52分,挪威政府即作出明確答複:“我們決不屈服,戰鬥已在進行。”這時挪威國王、政府和議會議員都已經撤離首都,轉移到北方山區去了。
在納爾維克港,這個瑞典鐵礦砂運輸鐵道終點,當德軍進攻時,當地駐軍司令孫德洛上校,一槍不放就投降了德國。海軍指揮官則正好相反,當10艘德國驅逐艦向峽灣泊近時,港內的挪威裝甲艦“艾德斯伏爾德”號發炮警告,並且用信號通知驅逐艦,叫它們說明身份。
德軍指揮官弗裏茨.邦迪海軍少將要挪威人投降,遭到拒絕。
正在談判時刻,德軍發射魚雷,將“艾德斯伏爾德”艦炸毀。另一艘挪威裝甲艦“挪奇”號於是開火,但也很快被德軍解決了。兩艘挪威艦上300名水兵全部陣亡。由希特勒當年啤酒館政變老友--愛德華.狄特爾準將指揮兩營德軍,占領了納爾維克。
德國人奪取挪威西部的特隆赫姆,也幾乎同樣輕而易舉。港口炮台在德軍重型巡洋艦“希伯爾”號駛進峽灣時,已來不及開炮。德軍一個步兵團順利地在市內碼頭登陸。由於挪威第5師師長勞蘭特鬆少將聽命於吉斯林,命令停止抵抗,沒有受到一點阻攔。這個港口可供最大艦隻和潛艇停泊;同時又是橫跨挪威中北部,到達瑞典的鐵路起點站。德國人現在不怕英國人把他們的海路截斷,因為他們仍可從這裏獲得給養。
挪威第二大港口城市卑爾根,與首都奧斯陸有鐵道相通。守衛港口的炮台,把德軍“柯尼斯堡”巡洋艦和一艘輔助艦打成重傷。但其它艦艇的德軍登陸後,在中午前占領了該市。
下午,英軍出動15架海軍俯衝轟炸機,炸沉了“柯尼斯堡”號,這樣大的艦隻,在空襲中被炸沉還是第一次。在港外,英軍有一個強大的艦隊,由4艘巡洋艦、7艘驅逐艦編成。本來是足以製服較小的德國海軍的,但當這支艦隊快要進入港口時,接到海軍部停止前進的命令。由於有可能遭到水雷和空中轟炸的緣故,取消了進攻。這個決定由丘吉爾批準的,後來他十分後悔。
在西南海岸斯塔瓦格爾附近,有挪威最大機場索拉機場。但沒有真正的防空設備,隻有機槍陣地。德軍炸毀機槍陣地後,就占領了機場。德國人攻占機場後,從這裏起飛的轟炸機,不僅可以攻擊挪威海岸沿線的英軍艦隊,而且可以襲擊英國北部的主要海軍基地。使德軍在挪威獲得了空中優勢。
到當天中午或稍晚一些時候,沿挪威西部和南部海岸,從斯卡拉克到北極圈,2500公裏區域內的5個主要城市和一個大機場,都落入德國人手中。
但在奧斯陸這個主要目的地,希特勒的主要軍事和外交手段都遇到了意外。
4月8日深夜,德國艦隊原計劃當夜抵達,希特勒派人在碼頭上徹夜等候迎接。然而這些軍艦在50英裏長的奧斯陸峽灣入口地方,遭到了挪威布雷艦“奧拉夫.特裏格佛遜”號的攔截。被打沉了一艘魚雷艇,打傷輕巡洋艦“埃姆登”號。
德艦隊派出部分兵力登陸壓製岸上炮火,艦隊繼續前進至奧斯陸以南25公裏時,海麵狹隘,隻有25公裏寬,那裏有奧斯卡斯堡炮台,炮台上28厘米口徑大炮對德艦“盧佐夫”號和“勃呂徹爾”號開火,還從岸上發射了魚雷。1萬噸的“勃呂徹爾”號由於艦上彈藥爆炸,船身碎裂沉沒,損失1600名官兵。“盧佐夫”號也受傷。
在“勃呂徹爾”號上的艦隊司令奧斯卡.孔末茨海軍少將,和第163師師長恩格爾萊特將軍勉強遊到岸上,成了挪威人的俘虜。這支殘缺不全的艦隊隻好暫時退回。
從港灣傳來的不幸消息,和25公裏外奧斯陸峽灣傳來的炮聲,使挪威王室、政府和議會匆匆坐上專車,於上午9時30分到奧斯陸以北134公裏的哈馬爾。奧斯卡斯堡守軍的英勇抵抗,挫敗了希特勒企圖俘虜挪威國王和政府官員的計劃。
事實上,奧斯陸失陷於一支空降到當地未加防禦機場上的德軍之手。到了中午,一隊納粹傘兵和空運步兵,以一支臨時拚湊的軍樂隊為前導,開進了首都。這支為數不多,短得難以相信的縱隊,六七分鍾便通過完了,兵力兩個營還不到,一共1500人,幾近30萬居民的挪威京城,竟然被這支德軍占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