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英國到1940年5月,僅僅動員了150萬人。英國遠征軍的很多士兵,直到抵達前線時才受完軍訓。英軍的裝備也不齊全、不充足,既缺乏防空和反坦克武器,又缺少摩托化和裝甲部隊,總共隻有2個坦克營。但是,英軍幾乎把所有的軍官和裝備都派到法國來了。
至於西方盟軍的指揮,則連法軍自身也沒有一個全軍最高統帥。甘末林將軍負責地麵部隊指揮,他還是國防參謀部的主管人,但職權僅限於三軍參謀部之間進行協調。法國海軍和空軍實際上是各自為政。三軍聯合作戰,依靠三軍司令部分散在各地的指揮所之間定期而又遲緩的聯絡。結果是指揮係統職權分散,責任不明,混亂不堪,根本無法形成頭腦清晰、果斷協調、積極主動的作戰行動。
此外,西方盟軍立足於戰略防守,兵力分散在漫長的防線上,隻等戰鬥打響後,才能判斷哪裏是主要戰區。盟軍59個師布防在萊茵河沿線的馬奇諾防線後麵,需要等到戰局展開後才能決定如何調動。向比利時平原進軍的41個師,其中隻有15個正規師,遠不是德軍進攻部隊的對手。
而在戰役的關鍵部位色當地區,盟軍的防禦更是一塌糊塗。法軍指揮部一直把阿登山脈看成是敵人無法逾越的天險,隻派遣1個正規師和2個預備師防守蒙梅迪,防守色當的則是一個B級預備師,色當一帶的防禦工事也很差,掩體都是在冬季倉促修建的,往往連門和射擊口都沒有。
從理論上說,法國內地留有25個步兵師和2個裝甲師作為預備隊,是能夠應對突變的。但要把這些部隊集結起來,用火車運送到增援地點,下車整隊,開赴前線,至少需要4天時間,不幸的是,由德國摩托化部隊和強大的空軍所實施的閃電戰,根本不容許這些法國預備隊慢吞吞地投入戰鬥。
更為可怕的是,西方盟軍與德國在如何使用自己的武裝力量方麵,觀念不大一樣。就裝甲車輛而言,雙方相差無幾,英法兩國可以動用2280輛現代化裝甲車,德國可以動用2800輛。雙方的坦克質量也大致相同,都是新式老式兼用。但雙方對如何使用裝甲車的觀念卻大相徑庭。
德國把裝甲師當作劍來使用,銳利強勁,能夠迅速將敵方陣線切割得七零八落,從而把戰術上的勝利轉化為戰略上的勝利。因此,裝甲師已經從普通陸軍中脫穎而出,升格為德軍的主攻部隊,其他兵種都要從屬於它。為了完成一項進攻任務,通常由幾個裝甲師組成一個裝甲軍,集中攻擊一道狹窄的戰線。裝甲軍後麵輔助若幹摩托化師提供支援,配備固守陣地所需要的軍事裝備,等待後續步兵的到來。
而法軍參謀部,卻一直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蒙蔽,依然生活在過去的時代裏,根本不理睬現代是機器與速度的時代。甚至在波蘭遭到閃電戰的襲擊後,教訓已經昭然若揭的時候,法軍指揮官們還是轉不過彎來。法軍陸軍總司令甘末林振振有詞地表示:“裝甲師用起來十分笨重。它們也許能突破我們的防線,可是我們可以馬上從後麵把突破口彌合起來,然後用預備隊把它們擊潰。我們的路子更為明智,我們將把坦克作為前進的輔助力量來使用。”
由於裝甲師在觀念上被定位為步兵的輔助力量,法軍對裝甲部隊的建設很不重視,對其運輸工具和後勤保障都缺少安排。為裝甲師加油的油罐車毫無防禦,在戰場上又無法“貼近坦克”。反坦克炮掛在老式牽引車後麵,跑得比坦克慢。坦克裏的電池一用光,無線電聯係立即中斷,結果整個坦克部隊很快成了無法指揮的一盤散沙。
在空軍方麵,西方盟軍與德國的力量對比和使用觀念也是災難性的。1940年5月,法國隻有1000多架飛機,其中600架是戰鬥機,轟炸機僅有100架。英國擁有1500架飛機,但是駐在法國的隻有350架。而德國空軍則可以出動4000多架飛機,投入西線戰場就有3600多架,其中轟炸機1500架,戰鬥機1000架,俯衝轟炸機340架。
在兵力使用上,德國空軍編成大部隊、大機群和空軍師,一部分執行獨立作戰任務,在軍事行動開始之前,偵察並轟炸敵人領土上的目標;戰術空軍則劃歸德軍總司令部統一指揮,確保陸空兩軍緊密配合。如此一來,進攻中的裝甲師,就可以迅速得到戰鬥機或俯衝轟炸機的空中支援,展開立體突進。同時,德軍還將火力強大的高射炮部隊一直調到前沿,在坦克戰或需要扼守的戰略要地迅速組織防禦網。
麵對處於顯著優勢的德國空軍,法國空軍首先關注的是如何保存實力。因此嚴格限製白晝轟炸行動。英國空軍主力依然留在本土,歸皇家空軍指揮,對法國的支援需時既久,加油又很困難。而且盟軍對裝甲師與空軍之間的配合作戰,既缺乏相應的觀念,也沒有具體實施的準備的手段。
從單純的軍事科學角度來說,軍事戰術與戰略也是一個不斷變革的過程,需要與時俱進。現代戰爭中的許多觀念,也在戰爭中不斷變革,而且這種變革是必需的、強製的,因為這是戰爭!
“奇怪的戰爭”使西線戰場上的盟軍度過了8個多月的平靜時光,漫長的陣地上彌漫著一派和平的假象。1940年5月初,仍有15%以上的盟軍官兵在休假。許多部隊在靶場和訓練中心悠閑度日。高級司令部無憂無慮,深信德國人不會驀然進攻。
但就在1940年5月10日,希特勒向德軍下達了進攻的命令,悍然宣稱:“從今天開始的這場交戰,決定德意誌民族今後1000年的命運。”德軍於淩晨5時35分首先對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發動了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