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英資源取道地中海助法國爭取海外地(1 / 3)

第四十七回 英資源取道地中海 助法國爭取海外地

法國崩潰之前,地中海由英法兩國艦隊共同控製。英國在直布羅陀駐紮了一支包括巡洋艦和驅逐艦的小艦隊,防守海峽。英國地中海艦隊部署在東地中海,以亞曆山大港為基地。1940年初,當意大利的態度變得咄咄逼人的時候,英國加強了這支艦隊,共有戰列艦4艘、巡洋艦7艘、驅逐艦22艘、航空母艦1艘,潛艇12艘。現在法國艦隊退出地中海,而意大利進來了。此外,還有意大利強大的空軍。

在6月底,英國曾經一度打算放棄東地中海,將力量集中於直布羅陀。7月3日,英參謀長委員會草擬了一份關於地中海的文件,他們在文件中強調了中東作為一個戰場的重要性,但認為英國目前的戰略大體上應采取守勢。必須認真考慮德國進攻埃及的可能性,不過,隻要將這支艦隊留在地中海,現有的部隊便足以應付任何純屬局部性的進攻。

意大利一宣戰,坎寧安即率部追尋,皇家空軍襲擊托卜魯克,並擊沉意巡洋艦“聖喬治”號。英國艦隊從海上炮擊巴迪亞。在6月底前,英國擊毀了意大利10艘潛艇。

7月8日,當英艦掩護一支運輸船隊從馬耳他開往亞曆山大時,坎寧安海軍上將發現了強大的意大利艦隊。從意大利空襲的激烈程度看,顯然其正在采取重要的軍事行動,他們打算把這位英國海軍上將誘至某一海域,讓意空軍和潛艇集中攻擊。

次日,雙方開始接觸,采取遠距離互相炮擊,意戰列艦一艘和巡洋艦兩艘被擊中,而英國艦隊未受到損失。意軍不敢再打下去,悉退出戰場。坎寧安一直窮追到離意大利大陸不到25英裏海域。在當天和以後的兩天裏,意大利猛烈空襲未曾間斷,但英國運輸船隊在海軍艦隊護航下,還是安抵亞曆山大港。

這場令人興奮的戰鬥,確定了英國艦隊在地中海的優勢,而意大利從此一蹶不振。10天後,澳大利亞巡洋艦“悉尼”號,配合英國驅逐艦隊,擊沉了一艘意大利巡洋艦。

但此時,英國海軍部身上的擔子極其沉重,由於存在著德軍入侵本土的危險,需要在英吉利海峽和北海,大量集中中小艦隊和小型艦艇。德軍自8月份開始,從比斯開灣諸港利用潛艇作戰,予英國大西洋運輸船隊以重創。同時,英國對日本宣戰的可能性,以及戰爭對東方帝國殖民地將產生怎樣的後果始終憂慮。

這就難怪英國海軍部,對地中海艦隊冒險的做法極其擔憂,一心想在直布羅陀和亞曆山大采取極其嚴格的守勢。另一方麵,丘吉爾不理解,何以從一開始,就不讓劃歸地中海的大量艦隻發揮積極作用。必須由若幹空軍和陸軍增援馬耳他。

丘吉爾希望不關閉地中海運輸通道,希望通過幾支特種運輸船隊的航行,可以策劃和惹怒意大利艦隊,希望進行一次大戰,在德國還沒有在地中海戰場出現以前,在馬耳他島上適當部署守軍,並配備飛機和高射炮。由此改變大規模運輸船隊必須繞道好望角。

在此期間,英國海軍部經過縝密研究,在7月15日拍給地中海艦隊總司令的電報中,重申了要在東地中海保持強大軍事力量的意圖。指出,英國在東地中海的首要任務,是摧毀在數量上占優勢的敵方海軍。在西地中海,“H”艦隊將控製地中海西端的出口,並對意大利海岸發動攻勢。海軍部要求地中海艦隊總司令,說明這兩支艦隊需要多少重型軍艦,如果艦隻重新分配,則艦隻交換的條件是取道地中海。

在答複中,地中海艦隊要求得到“英勇”號和“巴勒姆”號兩艘戰艦。這樣就擁有射程最遠、速度最快的戰列艦4艘。另外還需要兩艘航空母艦,以及兩艘配備8英寸口徑大炮的巡洋艦。他認為,隻要對馬耳他島以戰鬥機嚴加防護,並在亞曆山大港建立補給基地,用兩支艦隊,就足以控製地中海,永遠保有東部海域。

在海軍部的會談中,取得了一致意見。必須用一艘戰列艦、一艘航空母艦和兩艘巡洋艦,去補充坎寧安指揮的艦隊。同時應抓住機會,將供應物資的運輸船隊,從亞曆山大開往馬耳他。由此,以“帽子”為代號的重要作戰計劃,便形成了。在坎寧安的全力支持下,與地中海的意大利艦隊和空軍的挑戰準備工作開始積極進行。

數星期後,戰時內閣采取了大膽而影響深遠的行動:不顧入侵的危險,把最好的坦克約半數運往埃及;這一行動重新引起地中海的通道問題,並且比以前更尖銳。第一海軍大臣最初打算冒險一試,但經過進一步研究後,認為這樣會打亂海軍部主持的中心工作“帽子”作戰計劃。因為這至少要從直布羅陀派遣兩艘高速摩托運輸艦到馬耳他。

丘吉爾未能說服海軍部取道地中海運送裝甲旅,或至少運該旅的車輛。他對此既痛心又惱恨。8月15日,丘吉爾向內閣提出了這個問題:“我曾希望說服海軍部,要他們將這兩個裝甲旅納入‘帽子’作戰計劃。如果由地中海運送坦克部隊,可於9月5日前後到達亞曆山大;如果取道好望角,則大約再晚3個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