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 羅斯福創租借法案 丘吉爾勸西國中立
在亞洲和歐洲一片刀槍大炮的交響聲中,決定世界命運的大事正在美國舉行。美國於11月5日舉行總統大選,民主黨候選人羅斯福在11月2日說:“我們的政策,是向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對麵仍在抵抗侵略的國家提供一切可能的物質援助。”
同一天,他的競選對手溫得爾.威爾基也在麥迪遜廣場花園宣稱:“我們大家-共和黨人、民主黨人和獨立黨人,都讚成支援英勇的英國人民。我們必須向他們提供我國的工業產品。”
此時的丘吉爾十分焦急,他希望羅斯福當選,在他認為,沒有任何一個新上台的人,能夠具有或在短期內取得羅斯福那樣的知識和經驗。而他們個人的關係,是他極其小心謹慎地建立起來的,已經到了推心置腹、親密無間的程度。當得知羅斯福再度當選的消息後,他的欣慰之情難以形容。
羅斯福重新當選後的第三天,就公開宣布:按“根據實際經驗得來的辦法”,來分配美國的軍火產品。軍火一出廠,就大致把其中的一半分給美國軍隊,另一半則分給英國和加拿大軍隊。戰時物資優先分配局批準了英國的要求,答應英國在美國定購的1.1萬架飛機以外,再供應1.2萬架。但丘吉爾擔心這筆錢怎麼償付呢?
在戰爭爆發前,美國受中立法的約束,使總統不得不在1939年9月3日頒布禁運令,禁止把武器運往任何交戰國家。10日之後,他召開國會,舉行特別會議,考慮撤銷禁令,因為這項禁令表麵上似乎公允,實際上,卻剝奪了英國和法國在運輸軍火和供應品方麵擁有製海權的優越條件。
經過幾個星期的爭執,11月底撤銷中立法,代之以現金購貨,運輸自理的新原則。這一法案看似公允,實際上對歐洲戰場上英法有利;在中國戰場上對日本有利。
英國參戰時,有45億美元資產,其中包括美元現金、黃金和在美國可折算的投資。增加這些資產的惟一方法,就是在大英帝國,主要是南非開采新的金礦,以及千方百計向美國輸出商品,特別是奢侈品,如威士忌酒、上等毛織品和陶瓷等。在戰爭的頭16個月,用這種方法又獲得了20億美元。在“晦暗不明的戰爭”中,英國左右為難,一方麵急欲向美國定購軍火;另一方麵,又從心底害怕美元儲備消耗殆盡。正如珀維斯對斯退丁紐斯所說一樣:“我們好像是在一個荒涼的海島上,口糧不足,應盡量靠這點口糧多維持幾天”。
1940年5月,戰爭急轉直下,自從丘吉爾組成新政府,他遵循一個比較簡單的政策。就是說,盡可能地訂購一切物資,而把未來的財政問題交給“永生的上帝”去解決。在德軍轟炸不斷,虎視眈眈、即將入侵之際,為生存而戰,英國現在幾乎成了孤軍。如果過分擔心美元告罄的後果,那是錯誤的節約方法和不恰當的小心。英國意識到,美國輿論正在發生巨大變化,不僅華盛頓,就是整個聯邦,也越來越相信,他們的命運和英國連在一起。美國全國正在掀起一個同情和欽佩英國的巨大浪潮。
英國在6月把法國在美國的訂貨合同接手過來,從而使英國的外彙開支幾乎增加了一倍。除此之外,英國向各方麵發出了新的訂貨單,訂購飛機、坦克和商船,推動了美國和加拿大興建許多大規模的新工廠。
截至1940年11月,英國付清了所收到的一切貨物的貨款。已經賣掉了價值33500萬美元的美國股票,這些股票是用英鎊從英國的私人持有者那裏購來的。同時還支付了45億美元以上的現金。英國隻剩下2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投資,有許多是不能即刻售出的。
顯然,英國再不能像這樣繼續下去了。即使英國賣掉全部黃金和國外資產,也不能付清訂貨的一半貨款。況且戰爭的拖延,還使英國需要的訂貨增加10倍。英國手頭必須留點錢,以供日常使用。
英國駐美大使洛西恩確信,總統和他的顧問們,正在尋找一條最好的途徑來幫助英國。現在選舉已經結束,采取行動的時刻已經到來。他催促丘吉爾寫封信,向羅斯福總統陳述英國的處境。
於是,丘吉爾與大使商量,草擬了一封致總統的私人信。信中列舉了,大英帝國目前麵臨的各方麵困境和戰爭已經帶來的巨大損失,並將繼續帶來的巨大損失和危機。
這是丘吉爾寫的最重要的書信之一。當它送到羅斯福手中時,羅斯福正乘美國軍艦“圖斯卡露莎”號,在陽光燦爛的加勒比海遊弋。左右的人全是他的親信。羅斯福獨自一人坐在帆布躺椅上一再閱讀這封信,經過了兩天慎密思考,他還沒有得出什麼具體的結論。
羅斯福從默默沉思中得出了一個非比尋常的決策。現在的問題不是他不知道應該怎麼作和作什麼。他的問題是:如何使他的國家跟著他走,如何說服國會聽從他的引導。據斯退丁紐斯說,早在去年夏季,總統就在船舶資源防務谘詢委員會會議上提議過,“英國無需自己出資在美國建造船隻,也無需我們向他們提供貸款來達到這一目的。值此非常時期,我們沒有理由不把造好的船隻租借給他們使用。”
這種想法似乎最初是源於財政部,是財政部的法律顧問,特別是緬因州的奧斯卡.斯.考克斯,在財政部長摩根索的啟示下提出來的。
原來,根據1892年的一項法令,陸軍部長“在認為符合於公眾利益的時候”,在國家不需要的前提下,可以把陸軍的財產租借出去,為期不超過5年。這項法令的應用有先例可援,租借陸軍各項用品的情況屢見不鮮,有案可查。
因此,羅斯福總統心中早就有了“租借”這個字,和運用租借的原則來滿足英國需要之意。以之作為代替不久就要使英國失去所有償付能力的無限期借貸政策的一種辦法。現在,所有這一切,一變而為果斷的行動,宣告了“租借”這一光輝燦爛的概念。
羅斯福12月16日從加勒比海歸來,翌日便在記者招待會上說明了他的計劃。他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我的鄰居的房子著了火,而我在離他四五百英尺遠的地方有一條澆水用的水龍帶。如果他能拿我的水龍帶去接在他的水龍頭上,那麼我就可以幫他滅火。現在我怎麼辦呢?在救火之前,我不會對他說‘鄰居,我這澆水用的水龍帶值15塊美元,你得給我15塊美元才能用。’不能這樣做!那怎麼辦呢?我不要這15美元,把火撲滅後,我把水龍帶拿回來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