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回隆美爾非洲顯神威韋維爾戰斧遭失敗(2 / 3)

於是,在隆美爾一擊之下,幾乎一日之中,作為英軍一切決定基礎的沙漠側翼便崩潰了,並且消減了本來就力量薄弱的那支派往希臘的部隊。攻占羅得島是英空軍在愛琴海作戰計劃的重要部分,現在也不能實現了。

6日夜間,大批英軍從班加西撤退。第9澳大利亞師正沿著海岸公路向東撤退,為避免交通擁擠,尼姆將軍偕同奧康納將軍乘坐一輛汽車,從一條小路行進。在黑暗中,他們突然被截住,一隊德國巡邏兵從車窗伸進手槍對著他們。他們除了投降以外別無選擇。英軍失去了兩位英勇的陸軍中將。

在英戰時內閣散會前獲悉,韋維爾已作出據守托卜魯克的最後決定。他認為:“我建議據守托卜魯克;在巴爾迪亞-塞盧姆地區駐紮一支部隊,應盡量提高其機動性,以便保護交通線,並在敵人進攻托卜魯克時襲擊其側翼或後衛;同時在馬特魯港地區按原計劃布防。”

英軍沿著海岸公路向托卜魯克撤退。但在內地,隻有第2裝甲師司令部於4月7日抵達梅基利,它已經完全同其所屬部隊失去聯係。失蹤的第3裝甲旅隻剩下12輛坦克,4月6日夜間,該旅在德爾納附近遭到伏擊和殲滅。在這幾場戰鬥中,德國空軍始終保持絕對的空中優勢。

8日夜間,澳大利亞部隊進抵托卜魯克,這時已得到經由海路從埃及開來的第7澳大利亞師的增援。敵軍的先頭部隊包括德國第5輕裝甲師的一部分、一個意大利裝甲師和一個意大利步兵師。德意聯軍以重型裝甲車和摩托化步兵,迅速推進到托卜魯克周圍,並向巴爾迪亞和塞盧姆挺進。其他部隊則襲擊托卜魯克防禦工事。英守軍包括第9澳大利亞師、第7澳大利亞裝甲師的一個旅和少數裝甲部隊,他們擊退了兩次進攻。德軍於4月12日攻占巴爾迪亞,但沒有試圖突破埃及邊境防線。

英軍在沙漠側翼的潰敗,嚴重地影響了英軍在希臘的軍事行動。早在4月10日,坎寧安就感覺到,隆美爾氣焰囂張的裝甲部隊突然挺進,對他所率領的地中海海軍十分不利:如果德國能在下月越過地中海向北非運送足夠的軍隊,他們便至少可以控製一直到馬特魯港的地區;那麼亞曆山大港在有戰鬥機護航的轟炸機的空襲下,還能否作為艦隊的基地,就成問題了。除非摧毀的黎波裏港,否則德國人便大有可能實現這一目標。坎寧安建議采取空軍持續轟炸的方法。

要在幾個星期內,在埃及建立一支足以摧毀的黎波裏的遠程轟炸機隊,談何容易。丘吉爾認為艦隊盡管在希臘戰役中擔負了艱巨的任務,仍然可能用這一方式對保衛埃及作出貢獻。為此海軍部與坎寧安之間,展開了激烈的辯論。第一海軍大臣深知羅斯福給予的美援,便向地中海艦隊提出,讓坎寧安不顧一切損失,到最危險的海域炮擊的黎波裏。

當英國戰時內閣接到艦隊將炮擊的黎波裏的消息時,感到無限寬慰。4月21日黎明,坎寧安率同戰列艦“沃斯派特”號、“巴勒姆”號、“英勇”號和巡洋艦“格羅斯特”號,以及驅逐艦出現於的黎波裏附近海麵。炮轟該港達40分鍾之久。這是一次完全意義上的奇襲,海岸大炮在20分鍾之內沒有還擊,空軍也沒有任何抵抗。港內船隻及碼頭和港口設備損失慘重,一座汽油庫及其周圍的房屋燃起了熊熊烈火。英國艦隊安然撤退,一艘艦隻也未被擊中。

丘吉爾最大的目標,仍然是要在西部沙漠獲得勝利,在隆美爾的勢力發展到過於強大以前,在其凶悍的新裝甲師全部抵達之前,摧毀他的軍隊。英國無論如何要從這場潰敗中挽救在埃及的地位。4月20日,收到韋維爾致總參謀長的電報,電報透露了他極其困難的處境:

最新消息。我剛剛接到一項令人不安的情報。最近的跡象表明,德軍一個裝甲師將於本月底在戰場上出現。果若如此,局勢確實是嚴重的,因為一個裝甲師擁有400輛坦克,其中138輛是中型坦克。如果敵人能夠解決供應問題,這將給我們帶來很大阻礙。

丘吉爾決定不再考慮海軍部的反對,徑行派遣一支運輸船隊裝載韋維爾將軍所需要的全部坦克,通過地中海直接開往亞曆山大港。這樣比繞道好望角要節省近40天時間。國防委員會第二天開會時,龐德海軍上將支持丘吉爾的意見,並同意運輸船隊通過地中海。空軍參謀長波特爾中將說,他將設法安排一個“勇士”式戰鬥機中隊從馬耳他島加強掩護。然後,丘吉爾要求委員會考慮再增加100輛巡邏坦克,交由這支船隊運輸。

當這一切都在進行中的時候,韋維爾24日報告說,空軍戰鬥機方麵情況非常嚴重。派往希臘的“旋風”式戰鬥機已損失一空,而且由於敵人最近空襲托卜魯克,駐在該地的大部分“旋風”式戰鬥機被擊毀擊傷。因此,在戰鬥機的生力軍建立起來以前,敵人在托卜魯克一定會享有絕對的空中優勢。

代號“老虎”的運輸計劃如期進行,在強大的護航艦隊保護下,6月6日駛過直布羅陀,5月8日,敵機屢屢空襲,均被擊退,7架敵機被擊毀。在當天夜間駛近突尼斯海峽時,一艘運輸船觸雷沉沒。其後在坎寧安艦隊的護送下,安全抵達目的地。

此時的英國人,念念不忘要在西部沙漠擊敗隆美爾。撤出希臘的悲劇、伊拉克和敘利亞的騷亂、在克裏特島的悲痛,若和在西部沙漠的勝利所寄予的希望相比,都算不了什麼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