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回共對敵英美援蘇聯結同盟蘇英戰納粹(3 / 3)

正如芬蘭人在東卡累利阿一樣,匈牙利位於橫跨跨中歐和東南歐的交通要衝,因此匈牙利對於德國的戰爭努力也是有直接幫助的。

在美英兩國壓力下,芬蘭將仍有同意公平合理的和平條件的可能。關於羅馬尼亞問題,至少有各種理由可以相信安東奈斯庫的獨裁政權將不致無限期地持續下去。因此,丘吉爾決定致電斯大林商談軍事計劃和合作問題,以及避免對軸心國的這幾個衛星國宣戰的問題。

由於斯大林的迫切呼籲,英國政府決定對芬蘭人,也對羅馬尼亞和匈牙利,遞交附有期限的一項最後通牒。這時,在蘇聯政府知情和同意下,丘吉爾認為值得向芬蘭領導人曼納海姆元帥本人做最後一次呼籲。

12月2日,丘吉爾收到了曼納海姆的複電:

昨天,我榮幸地收到由美國駐赫爾辛基公使轉交的你1941年11月29日的來電,我對於你給我這封私人電報的好意表示感謝。我確信你將了解在我軍到達據我看來將會保障我們所需要的安全陣地以前,我不可能停止目前的軍事行動,設若為了保衛芬蘭而進行的這些軍事行動使我的國家同英國發生衝突,我當引為憾事,並且如果你認為你自己被迫對芬蘭宣戰,我將感到痛心。承蒙在這艱苦的歲月中賜我以私人電報,我對此十分感激。

這項答複清楚地表明,芬蘭不打算把它的軍隊撤到1939年的邊界。因此,英國政府就進行宣戰的安排。接著對羅馬尼亞和匈牙利采取了同樣的行動。

英國為外交大臣艾登的莫斯科之行而做的準備,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的。在莫斯科的會談將要在軍事和一般方麵對戰爭作全麵的回顧,並且如果可能,將簽訂一項正式書麵的同盟條約。

對於蘇聯和英國來說,土耳其的態度日益變得重要起來。土耳其50個師的軍隊需要空中支援。英國已經答應,在土耳其受到攻擊時,就派遣少則4個,多至12個戰鬥機中隊到土耳其去。如果如此,英國可能要把打算派遣到蘇聯南部戰線上的那些中隊撤出一部分。對於英國空軍在黑海兩岸的飛機如何予以最好的使用,以及使用飛機的類型等,需要按照情況,由英國政府和蘇聯政府及參謀部會商決定。

在這些交往進行期間,蘇聯前線軍事危機的緊迫性已經減退。希特勒在11月13日,下令發動在年終以前攻下莫斯科的“秋季攻勢”,雖然德軍在兩翼曾經有所進展,但德軍於12月5日開始的中路主要攻勢完全崩潰。就像一個多世紀以前走過這條道路的那位軍事天才一樣,希特勒這時才發現俄國的冬天意味著什麼。他在冷酷的事實麵前第一次低下了頭。於是發出訓令,要軍隊撤退到位於後方的一條較好的戰線上,雖然他們還要同時抵抗蘇軍的進攻。

總體來說,德軍在6個月的戰役中,已經獲得了巨大成就,並且使蘇聯受到了別的國家所經受不起的損失。但希特勒所企圖占領的三個主要目標-莫斯科、列寧格勒和頓河下遊,則依然牢固地在蘇聯人手中。離高加索、伏爾加河和阿爾漢格爾斯克仍然遙遠。蘇聯軍隊遠沒有被擊潰,卻愈戰愈強。冬季的來臨,為蘇聯扭轉危機提供了機遇,一方麵蘇聯軍隊能夠局部反攻,調整整體防禦態勢;另一方麵為蘇聯療傷給予了時間。

所有反對納粹和法西斯的國家,無論大小,看到德國閃電戰首次失敗,無不歡欣鼓舞。隻要德國軍隊在東方從事生死搏鬥,至少對於英國這個島國的入侵威脅就消除了。現在的形勢十分明朗,這場蘇聯人與納粹德國的搏鬥會持續很久。希特勒雖然受挫,但他對前途仍然具有信心。而蘇聯的抵抗在不斷加強,雖然一時還難以奪取戰爭的主導權,但絕不會倒下,或者妥協。

但是,與軸心國家早已結成聯盟相比,同盟國家世界範圍內的聯盟,一時間還難以成型。它需要再經受一次浪潮的巨大衝擊,才能將這個偉大的同盟結合起來。而這股巨大的逆流正在形成,也許這股逆流像海嘯一樣,會把世界所有大國都推動到這場戰爭中來。

就在英美與蘇聯不斷加緊聯係,建立聯盟關係的時候,另一個重要的法西斯國家日本,正在經曆著一場生死存亡的辯論,而這場辯論的結果,將會對整個世界產生重大影響。那麼,日本此時正在發生什麼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