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回 沙漠奧金萊克受挫 北非沙漠之狐揚名
蘇德戰爭爆發,使德軍在北非失去了戰場製空權。相反,英軍從7月到9月,共增調3個師、10個坦克隊和大量航空兵。英軍中東總司令奧金萊克在兵力、兵器形成對敵優勢後,決定在北非發動第二次大規模進攻。這次作戰的代號為“十字軍”行動。
根據“十字軍”行動計劃,英軍首先收複昔蘭尼加,並在那裏徹底摧毀非洲軍團的裝甲部隊;爾後攻占的黎波裏、利比亞。為實現這一目標,奧金萊克於8月底將北非英軍各部隊編為第8集團軍,由坎漢寧將軍指揮。
坎漢寧指揮的第8集團軍由第13軍(轄第4印度師、第2新西蘭師、第1陸軍裝甲師)和第30軍(轄第7裝甲師、第4裝甲師、第1南非師、第22警衛旅)組成。至11月中旬,第8集團連同托卜魯克守軍在內,共有15萬人,坦克924輛、作戰飛機1311架。此外,還可以從馬爾他島出動10個航空中隊支援。
就在英軍集結兵力,準備向德、意軍隊進攻的時候,隆美爾也正在進行攻擊托卜魯克要塞的準備。托卜魯克位於地中海南岸,是控製埃及與利比亞沿海通道的要塞,像一顆釘子擋住了德意軍隊前進的道路。隆美爾要向埃及境內推進,必須撥除這顆釘子。然而英軍搶先開了第一炮。
1941年11月18日淩晨,英軍在傾盆大雨中發動了進攻。10萬大軍和1萬多輛軍車,形成一股車輪滾滾、履帶隆隆的浩蕩洪流,越過北非沙漠向西推進。
這支龐大的英軍攻擊行動之際,德意軍隊對迫在眉睫的危險仍一無所知。致使隆美爾對英軍可能進攻的情報毫無感覺的原因,在於他對繳獲英軍的一份絕密文件的錯誤判斷。9月14日,當隆美爾擊潰英軍的一次試探性攻擊時,在繳獲的裝甲通訊車裏,他“意外”地發現有許多機密文件,其中有第8集團軍撤出剛與德軍作戰的這片沙漠的命令。這顯然是英軍故意設下的圈套,卻使隆美爾作出英軍最近不會向他進攻的結論。
11月19日早晨,英軍第30軍第22裝甲旅,接到進攻駐在比爾古比的意大利艾裏特師的命令。於是在中午炎熱時分,向意大利坦克部隊發起了迅猛衝鋒。由於意大利反坦克陣地堅固,偽裝巧妙,坦克又隱蔽在起伏的沙丘背後,第22裝甲旅受到了嚴重損失,半數以上的坦克被擊毀。
但第30軍第7裝甲師的1個旅和支援部隊,都順利占領了西迪雷澤格,並設置了一道馬蹄形警戒線,以引誘隆美爾的裝甲部隊出戰。第4英印師牽製著奧馬爾地區各沙漠要塞的敵軍,而新西蘭師則開始沿海岸公路迅速挺進,以接應突圍的托卜魯克守備部隊。此時隆美爾仍未作出反應,使坎寧漢大為困惑。
第三天,非洲軍團終於對英軍的挑戰作出了反應。隆美爾對於這突如其來攪亂他攻占托卜魯克的行動怒不可遏,於是派出一支強大的坦克部隊。這一天黃昏,空中烏雲密布,雲隙間透出幾道夕陽的餘輝,就在此時,兩軍展開坦克戰。英軍發起衝鋒,英製輕型蜜蜂式坦克作“Z”字型迂回前進,以每小時40公裏的速度向對方衝去。德軍的火炮射程比英軍遠半公裏,因而英軍不顧一切發起這次衝鋒,希望依靠速度和靈巧取得突破。與此同時,第7裝甲旅的支援分隊在發起攻擊後占領了德軍的機場,第6皇家坦克團則從陡坡上衝下來,掃射並擊毀了機場上來不及起飛的德軍飛機。
英軍的行動再次激怒了隆美爾。他終於下令停止進攻托卜魯克,開始將分散的裝甲部隊集中起來,準備發動一場強有力的裝甲攻勢。消滅所有可能遭遇的英軍坦克,然後向西麵出擊,給自己在沙漠中開辟出回旋餘地。
11月20日晚,當隆美爾從英國廣播中得知,第8集團軍7.5萬人發起總攻的消息時,大吃一驚,感到處境危險。立即命令第15裝甲師停止與英軍第4裝甲旅交戰,轉而協同第21裝甲師“進攻並消滅正向托卜魯克前進的敵軍”。
在西迪雷澤格一帶,第8集團軍的其他部隊也遭到了德意軍隊的頑強反擊。第7支援分隊的步兵隊和炮兵,麵對滾滾而來的德國非洲軍團的裝甲部隊,沉著地予以抗擊。但由於對方的坦克數量太多,這些凶猛可怕的坦克一邊開炮,一邊隆隆地開過來。就在英軍眼看要完蛋的時候,一支調到機場來對付德軍坦克的野炮部隊趕到了,英軍的坦克部隊也趕到了。他們立即對德軍坦克群進行襲擊,德軍坦克開始四處潰散。但英軍坦克不如對手,很快就被德軍一輛又一輛地擊中,剩餘的坦克無力再同德軍對抗,蹣跚爬離戰場,把陣地再次丟給炮兵和步兵。這一天是最殘酷的階段,雙方展開大規模的坦克戰,損失很大,任何一方均未取得決定性勝利。
11月24日,隆美爾為了攻擊英軍的後方補給線,集中了裝甲部隊主力,準備越過埃及邊境向東挺進。當天下午,德軍第21裝甲師通過比爾設斐森向哈爾法亞隘道前進,企圖切斷英軍第8集團軍的退路。
德軍的這一行動引起了英軍的恐懼和混亂,大批英軍部隊和車輛,潮水般向東湧來,一心隻顧逃命。驚魂未定的駕駛員駕駛車輛爭相搶路,車禍連連發生,情況混亂不堪。英國皇家空軍全麵出動,力圖以轟炸堵截隆美爾的裝甲部隊,然而追擊者和逃跑者混雜在一起,他們難以分辨出敵我。